↘完♂本♂神♂立占↙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kanshubou.com
第二天,杨忠富便去红土乡粮站报道去了。
到的时候,粮站站长亲自接待了他,这让杨忠富有些受宠若惊,"老杨啊,早就听说了,你是麻坡村的铁算盘,做事踏实认真,这次,能把你借到我们粮站来帮忙,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啊。"
杨忠富笑得憨厚,"周站长过奖了,其实,也就是当年上了几天学,哪里有你说的那样厉害。"
其实细说起来。杨忠富肚子里的墨水,大半还是他父亲传授,当年他父亲,跟着地主家儿子,上了几年私塾。虽是个长工,也算个文化人。
一到交公粮的时候,这乡粮站外边,从天不亮便开始排队,足足排了有几里地。红土乡十几个村的农户,都大包小包地扛着粮食来了,有的一排便是一天时间,交粮时,大家都带着忐忑,生怕粮站的工作人员说自己的粮食不合格,再拿回去晾晒几天,这样的话,不仅公斤数不够了,来回折腾两天,又得耽误不少干活的时间。
那时候的公粮,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征粮,一部分是购粮,征粮是无偿上交,没有一分钱的,相当于交农业税,而购粮,则是按照每家每户的土地面积按一定的比例交多少粮食,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粮食减产,实在交不出这部分,很多人还会借粮食来交,再或者便只能交钱贴补上。
不过,购粮部分,国家是会按规定价格给钱的,虽然那个价钱,很多时候会比市场价低一些,像稻谷一般就是一毛多钱一斤,但是如果卖上一两百斤购粮,也能换上十几块钱出来。
也就是说,在交完购粮之后,还能凭着开的票,去专门的窗口领钱。
但是,今年粮食减产。很多人叫苦连天,交公粮的队伍里一片哀嚎,很多人都说,连征粮都是勉强凑齐,哪里还有多少粮食来交购粮啊。
杨忠富被安排在库房门口记账。并且负责给交完公粮的农户开收据。
被安排在这样的岗位上,他有些诚惶诚恐,"周站长,这,这工作也太重要了,我怕是做不好。"
那周站长听得哈哈大笑,尤为豪爽地一挥手,声音很有穿透力,"老杨啊,我相信你。好好干,我们粮站,现在就缺你这样的人才。"
出纳是个三十七八岁的女人,因为好打扮,看上去却比别的中年妇女年轻许多,大家都叫他梁燕,听说以前也是隔壁麻柳村的村民,后来不知道托了什么关系,愣是进了粮站,还干起了很多人眼红的出纳工作。
她冷眼看着杨忠富和周站长说话。一言不发,杨忠富主动示好,毕竟刚来,还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既然周站长如此信任他。把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了他,那么说什么也应该干好才行。
杨忠富找出纳梁燕沟通,在收公粮这项工作中,他们两人的关联是最大的,毕竟。村民们是凭借着杨忠富开除的收据,来她这里领钱呀。
"梁同志,我这刚来,有什么问题你可一定要指出来啊。"杨忠富说得尤为谦虚,不过那梁燕一副冷傲的表情,有些爱理不理。
"这能有什么问题啊,你按你开的单子给钱就行,你记住了,征粮不给钱,是开红色的单子,购粮是按每斤一毛四到一毛八的价格补贴,要看粮食的质量定价格,你开绿色的单子,别弄错了就行。"
杨忠富丝毫不敢怠慢,立马掏出一个小本子出来记下来,还在嘴里默念,征粮红色,购粮绿色。
乡里规定,这次收公粮便只征收一个月,所有村民必须在这一个月内交齐了。这浩浩荡荡一个乡的人啊,起码也有两千来户人家,那队伍排得,简直看不到头。
杨忠富刚到,周站长就只这样简单交接了下,他便立马投入到了像打仗一般的工作之中。
这份工作,让他一下带上了希望,这要是干得好,真能像周站长说的那样留在粮站,该有多好啊,这样,小米的学费也有着落了,她在同学面前更能抬得起头了。
他知道,大米喜欢农机站站长家的小儿子,但是他们家这样的情况。对方哪里看得起,有一次,他去农机站买种子,转身离开的时候,亲儿听到陈有才对旁边的人说,大米像牛皮糖一样粘着他儿子。
"说到底,还不是看上了我们家这条件,以为嫁到我们家,便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但是,我们陈家的儿媳妇,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那可得好好挑。"
当时,杨忠富难过了好几天,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失败,才害得大米小米被别人瞧不起,他多么希望能抓住这个机遇,出人头地。
于是,杨忠富对待这份工作,格外卖力,丝毫没有在心头想过,这份工作来得如此蹊跷,也来得如此容易。
交粮的村民一个接一个,偶尔,还能遇到一两个插队的,在队伍里引起一片骚动,大家生怕自己的粮食不合格,对粮站的工作人员尤为尊敬,即使杨忠富明确表示不抽烟,没多会功夫,杨忠富坐在库房门口看着过磅的过完磅,然后开单子,他那张灰扑扑的办公桌上,便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