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进准备好的被窝中,睡上一觉。小姑做午饭时,他们就跟着去烧火,帮忙打杂。
三小对于各自做什么,同样熟练。
就像是流水线工人知道自己每天固定的工作在什么地方,是做什么的。
几个孩子三家都有。常常会不小心把他们爸妈说的悄悄话给说漏嘴说出来,杨清有时候听见,听的哭笑不得。
已经正式进入猫冬,大雪的天,都没有什么事。都在炕上待着,冷的很,外面行人少。
一大三小,岁月静好时,外面响起繁杂的脚步声,是隔壁村的一位村民,没有进门就喊着,“杨大夫,杨大夫在家不?”
“在。”杨清忙下炕,穿好鞋子。
“杨大夫,我家那口子发作了,本来有接生婆,可我家那口子说,你不去,她不生,在家里死活喊着要您去。”一个二十几岁快三十岁的爷们儿,此时一脸的无奈。
“行,走吧。”
杨清忙去背上医yào箱,对着五岁的侄子说,“小军,你等下去告诉爷nǎi一声,就说小姑去隔壁生产大队接生,让你nǎi过来帮小姑做晚饭,知道不?”
小豆丁认真的点头,“嗯,小军知道,马上去报告nǎinǎi。”
踢着小短腿就要下炕。
炕上的其余两个拍着胸脯说,“小姑,我们看屋,一定乖乖的。”
这事常出现,出了接生,有些时候村民伤到了脑袋,脚之类的,也是她上门去服务。
几个孩子也已经习惯了。
杨清前脚去,后脚部队就来了人,还好几人。
开着车来的。
来了没有见到杨清,他们只能等待。
杨父杨母赶过来时,几人正逗着炕上的两个孩子,小豆丁杨建军被爷爷抱着进来。
看到屋子里这么些人,小声的在爷爷耳边说,“爷,之前没有外人。”
“好,爷知道。”放下孙子,与已经见到人就下炕的顾朝阳,陈干事他们几个,说起了话。
几人给杨父敬礼,陈干事与杨父熟悉。立马说明来意,但来意也是加工过的。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www.kanshuzhushou.com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