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威风,但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消耗。已几百人了,吃的、穿的、住的,多个人就在邓铁梅心上多一份睡不着觉的负担。
要钱,借钱,哪怕抢钱,都得找有钱人。小汤沟一带的有钱人都找过了,捐的借的都尽了力。再打主意,只有往远处大点儿的地方琢磨了。
邓铁梅头枕双手眼瞅着顾润堂家的屋棚,那屋棚在他睡不着觉的夜里早变成了凤城县地图。图上那些屯啊村啊都隐在黑暗里,只有被叫做镇那些地方在他眼里闪着光亮。村、屯那些有钱户由各部各队的头儿们想去吧,邓司令的眼光在一片漆黑中盯住了龙王庙镇。除了安东、凤城、大孤山等有名的大镇,再就数这龙王庙镇比较大了,离小汤沟也比较近。
龙王庙镇最大的买卖是“中和祥杂货铺”,有12间房子作铺面,粮、油、盐、鱼、肉、蛋、纸张、布匹都卖,还在海边养有一条渔船,共养了50多个伙计,流动资金有三万多元。中和祥的主人叫潘成堑,原来在奉天东北军当兵,张大帅被日本人炸死后政局过于动荡,他父亲就把他拉回家子承父业,当了中和祥掌柜。当兵出身的潘掌柜比一般买卖人见识多些,也豪爽些。
这天潘掌柜的铺面忽然来了一个姓韩的亲戚,非要单独和他谈谈。他想不起曾有这么一家亲戚,估计是什么人有事找他,就领到后屋相见。
来人从口袋掏出个空酒瓶子,拔下用牛皮纸卷成的瓶塞,打开成一张纸递给潘成堑。是一封信:“成堑先生大鉴,兹有要事相商,见字有劳大驾速来,详情面陈。邓铁梅。”
潘成堑当兵走时邓铁梅还没到凤城,所以那时还没听说邓铁梅。邓铁梅回凤城起义当自卫军司令后,当过东北军的潘掌柜才非常敬佩这个当过凤城公安局局长的邓司令。能收到邓司令的信他是没想到的,心情是又惊又喜还有点儿犹豫。不认不识一个自己扯旗造反的自卫军司令找我,最大可能是两件事,一是缺人可能招募他这个当过兵又有钱的掌柜去入伙,二是叫他出钱。再有,也可能叫他提供情报什么的,因龙王庙也有日本驻军。按说,这三种可能他都该做,但该做的事不是太多了吗?东北军不该抗日吗?他们却往关里退,国土让日本人占了。政府不该抗日吗?政府也不抗!老百姓谁主动起来抗,当然是好样的,但不抗也就和政府一个样呗,谁能说什么?爹把自己从东北军拉回来当掌柜,去了爹好大一块心病,如果搅到邓铁梅他们里头,爹又过不安稳日子啦。但能不去吗?邓铁梅这纸信条使他想到胡子的票单,以前他爹也让胡子绑过票。收到票了,不去还有好吗?没好!所以那年拿钱赎了票,爹才把他送去当兵,目的是想让他起个镇宅的作用。邓铁梅的信虽不是票单,不去肯定也没好处的。要是传出去说他连抗日司令邓铁梅都不理睬,难说邓铁梅手下哪支队伍的弟兄不来找他算账,那反倒挂了不抗日的臭名。英名没有还说得过去,得了臭名可不得了。要去,一定得去,但不能公开去。秘密干这种事,买卖安全些,爹也心静。
潘掌柜把自己打扮成个农民,骑着毛驴去见邓铁梅。
邓铁梅的自卫军司令部已搬到一个很小的镇子上,其实就是汤沟河沿岸比较大的一个村子,一家大地主有四个炮楼的四合大院腾出来当了司令部。门前高挂一面很大的红色军旗,站岗的士兵穿着挺像样的灰军装,凡背枪的都穿一色灰布军装,这让潘成堑感到邓铁梅拉起的队伍挺像样,他眼中的像样,所参照的就是他当东北军时那个看仓库的连队。
正好邓铁梅一见面向他介绍的第一个人,就是负责军事训练部的云海青,两个东北军官兵的旧日身份,一下拉近了他和邓铁梅的关系。三人叙过各自经历,方提起信中所说相商的要事。没等邓铁梅提及,潘成堑主动说道:“你们抗日是要流血流汗的,想必邓司令来和我相商钱的事?”
邓铁梅:“成堑兄行伍转而经商,张口就是钱,真个好敬业!”
潘成堑:“让邓司令见笑,一当商人就张口是钱,没出息了。”
邓铁梅:“当兵说枪,经商谈钱,天经地义。我跟你说枪,你跟我谈钱,都是有出息的话!直说吧,需要你帮我搞枪!”
潘成堑笑了:“这不还是钱嘛,枪得花钱买,而且比钱还难,要是被日本人和汉奸知道了,经济犯加政治犯俩罪!”
邓铁梅:“现在我明白东北军为啥不抵抗了,什么蒋总司令不让,个个胆小哇!”
潘成堑:“哪里,哪里,云海青云教官就大胆抗日嘛!潘某胆小但也不能当汉奸啊!请邓司令给下个任务数,多少条?”
邓铁梅:“望能尽力而为,多多益善,少了少谢,多了多谢!”
潘成堑:“我定当尽力而为,不过,我们中和祥还有申、王、刘、杨四家股东,动钱的事必须和他们商量!”
邓铁梅:“那自然,我们自卫军招兵打仗的事,哪件都得几个头头商量了才能行动,同理!同理!”
邓铁梅要留饭款待,潘成堑说无功不能先受禄,等送枪时再喝酒不迟,邓铁梅又认真说,从这件事开始就委任潘成堑当“乡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