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 邓铁梅传奇 > 默认卷(ZC) §二二 右臂鼎力擎梁

苗可秀和邓铁梅火炕谈心那晚上,他曾说过,政府组织全国抗战,抗战一定胜利,政府不参与,抗战很难抗出头来。邓铁梅那时还坚信,国家的政府,一定会抗战的,哪有眼睁睁看着外国军队占领自己大片大片领土而不抗争的呢?那样天理不容啊!所以他才在日伪军“围剿”的残酷处境中率领弟兄们一心抗战。可是,大形势忽然又急剧恶化了。

这天,邓铁梅、苗可秀正在初绿的深山老林里和部队一起练兵。为帮助文化水平不高的官兵提高游击战各种战术,苗可秀把各部队的经验整理汇总,编成了“三字经”。他正站在一块大青石前向一个连队试讲山林作战“三字经”。他一字一顿朗声读着:

姿势牢,枪托固。

瞄准星,心手目。

静如山,动如兔。

僻地走,熟地住。

登了山,靠树木。

……

朗读完一整段,他又拆开来领战士们背诵:

姿势牢,枪托固——

姿势牢,枪托固——

瞄准——

正读着,苗可秀看见警卫团长邓品清向他走来。邓品清去年和参谋长王兆麟一同被派往北平当常驻联络代表的,他怎么回来了?

十多个月不见了,本应一见兴高采烈的,可一向开朗活泼的邓团长却强作活泼地说道:“文学博士亲自讲军事课,抽空也给我这落伍的团长讲讲!”

苗可秀同邓团长握握手说:“邓团长从北平赶回来,不会是听我讲‘三字经’的!”

邓品清:“铁梅找你有事!”

苗可秀猜测着一定不是什么好事,到邓铁梅那儿,见三四位自卫军主要领导已到场,便猜出一定是北平那边有大事发生了。

邓铁梅脸色也大不如早上那般亮堂了。待苗可秀几人坐好,他沉重地说:“屋漏偏遇连阴雨!听品清说说吧!”

邓品清开场就说:“这回算没指望啦!”

苗可秀:“谁没指望啦?”

邓品清:“天呗!铁梅司令不说屋漏偏遇连阴雨吗?天不仅又下大雨,还夹了一场大冰雹!”

邓铁梅:“快开门见山吧!”

邓品清:“中日塘沽谈判完了,签署了《塘沽协定》!”

苗可秀急不可待:“具体内容?”

邓品清:“丧权辱国!”

苗可秀:“怎么个丧辱法?”

邓铁梅忍耐不住插话道:“热河省划归‘满洲国’了,什么条件不带,滦河以东19个县划定为非军事区!”

苗可秀一拳砸到自己膝盖上,站起来:“这不等于给日军打开通向华北的最后一道屏障吗?这样的协定怎么能签订!”

邓品清:“关东军参谋长冈村宁次拿去的谈判方案原文,一个字不许改,中方代表在何应钦授意下就签字了!”

邓铁梅:“蒋总统怎么会答应?”

苗可秀:“他怎么会不答应?为此他把张学良都支到国外闲待去了。”

邓品清:“‘满洲国’成立后,日军第一个目标,就是紧邻的热河省,关东军入侵热河之初,蒋介石还不让抵抗,热河将军也学东北军,不战而逃。日军占领热河省会,又越过长城,攻入河北,向北平、天津逼近,二十九军宋哲元将军,还有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将军领导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本来打得很漂亮,都协商成立了收复东北四省计划委员会,蒋介石不仅不支持,反下令取消这个委员会,并派重兵进攻,抗日同盟军受到日蒋腹背夹击,那么好的抗日形势,竟让国民政府出兵给扑灭了!”

邓铁梅:“签这种协定,不既等于承认了‘满洲国’,又等于宣布抗日无理吗?他个国家总统,为什么要这样啊?”

苗可秀:“为他一己私利,想借用外力剪除异己,保住半壁江山小朝廷!”

邓铁梅还是理解不透,他还是以自己之心度蒋介石之腹,说:“总统总不能眼瞅自己的地盘一天天缩小吧?再这么统下去,早晚叫日本亡了啊!”

苗可秀:“北宋就出过这样的皇帝!”

邓铁梅:“不可理解!”

邓品清找出路过奉天时收起的一张《盛京时报》,上面赫然刊载着《塘沽协定》的内容,情况确实如此。

近些日子一直费尽心机调整自己心态,整训部队情绪的几位主要领导人,刚刚把自己和部队士气鼓舞起来,青天却又下冰雹,几人一时都沉默了。

好一会儿,邓铁梅说:“这些情况对我们很不利,必须马上明确对策!”

苗可秀:“先严格保密,不向部队扩散,然后抓紧向官兵作预防性教育。”

邓铁梅:“恐怕要出现悲观情绪。”

苗可秀:“甚至有人动摇叛变!”

邓品清:“北平已出现这类情况了!”

苗可秀:“我们这儿也会的,应早做准备,警惕意外情况发生。”

其实,意外在此之前就蝙蝠一样在黑暗中扇动翅膀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