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白云天也有两个条件
“你们有什么要求,也尽可以提,能够满足的,我们也会尽力满足。”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中华制造做出了巨大让步,窦处长也愿意给他们一些方便。
“我们的要求不多,也是两个。”白云天笑了笑,然后开口道,“第一,原航仪厂的干部,若是合并到了中华制造,可能会分配到新的部门,担任新的职务,不一定还能保留原来的身份,他们必须服从安排,否则我们没法管理!”
窦处长瞳孔一缩,对白云天刮目相看。
这一条,也是诸多类似案例中,导致纷争极大的一项。
那些企业干部,要么是上级调派,要么是企业自己提拔,要么是大学生分配而来。干部身份,不但代表着多拿几块钱,更多的是将他们与工人区隔开来的身份象征,是企业未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这些人在企业中有影响力、号召力,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新的老板来了,肯定希望将原有的干部层拿下,任命自己可以信任的管理人员,这就形成了利益冲突。
全国成百上千起投资,企业职工之所以跟投资方时起冲突,就是这些干部在暗地里推波助澜,甚至是直接指使。
但是上级单位也多是以主持人身份,来主持谈判,很多时候并不会实际介入。谈判的主体双方,依然是投资者和原企业干部,这就等于让干部来谈论自己何时被解雇,能谈到何种地步,自然可想而知。
中华制造与航仪厂的谈判,同样如此。
大的调子定了,但具体怎么谈,谈成什么样子,还是需要航仪厂干部来谈。
白云天此举,就是想提前拔除这根刺。
窦处长皱了皱眉:“如果那些干部不服从安排怎么办?”
“两条路,一个是回到兵器工业总公司,一个是继续待在航仪厂。”白云天不慌不忙道。
窦处长摇头。
这半年多来,总公司已经吸纳了太多下面军工企业的干部,已是臃肿不堪。再要接收几十,甚至几百名干部,实在是找不到地方消化。
可是留在航仪厂,这些人也会心有不甘。
“航仪厂现在没钱,你们又不肯分红。光靠这点死工资,很难说服他们留在厂里。”他不跟白云天说些云山雾罩的冠冕话,坦然说道。
如果中华制造肯按照比例分红,那他倒有信心说服那些干部都留在航仪厂。
不干活,每个月还有大笔的钱拿,这种日子连他都羡慕。
当然,这种好事也就想想就算了。看中华制造前段时间的做法,就知道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傻,便宜了这些干部。
“分红!”白云天吐出两个字。
“呵呵呵呵,你们到现在,分过红么?”窦处长发出低沉的笑声,好笑道。
白云天胸有成竹:“以前是我们发展需要,现在我们局面大致打开。眼看就要年底了,如果这次合并完成,我们打算今年就进行第一次分红。”
窦处长恍然。
这是以分红做退让,换取那些干部让步。
然而白云天并没说完,他接着道:“但是将红利直接分到航仪厂账上,我们觉得这样不公平,太缺乏监管。所以我们要求,航仪厂实行全员股份化,让每一个职工都成为航仪厂的股东之一,然后作为一个整体并入中华制造。而我们,则按照每个股东的份额,分发红利到个人账户上。当然,航仪厂内部的股份如何分配,是按照职务来分配,还是年资来分配,都是航仪厂内部事务,我们不予置喙!”
旁边的杜炜逸听到这里,顿时眼睛一亮,心中大呼高明。
白云天此举,就是在航仪厂内部挑起争端,将原本作为一个整体的航仪厂分化为一个个个体。
更大的好处,就是股份化之后,航仪厂的角色也就从国营企业,变成了私人股份制企业。没了国家这个大义名分撑腰,一群过气的干部,想怎么拿捏他们,都没人给他们说话了。这就给中华制造彻底掌控,创造了最佳的环境。
高!
实在是高!
杜炜逸嘴上不说,心中却是对白云天佩服之至,这才是经营天才啊!
而窦处长听到这个意见,同样是眼睛一亮。
在国营企业干了几十年,那些干部的个人操守如何,他一清二楚。若是分红直接进航仪厂的帐,很可能就被这帮人连吃带拿,没多久就花得一干二净。
若是实行全员持股,那每个干部职工才真正能享受到成为股东的好处。
这可是一石二鸟的大好事!
“好!你这个建议,提得相当好!就按你说的办!”窦处长阴霾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立即拍板道。
兵器工业总公司现在仍是航仪厂的上级主管部门,依靠行政命令,完全可以将股份化强制推行下去。
有了股份,那些干部职工,是愿意去中华制造上班,还是在家吃分红,都随便他们,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