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丑闻(五)
萧云清就这样在三皇子府住了下来,同时京城中也有消息传出来,有一个道长住进了三皇子府,萧云清还会在三皇子府门前摆上一个小摊位,来来往往的人,只看眼缘不看贫富,有病看病,无病补测吉凶,一时间京城中万人空巷,好多达官贵人,甚至求到了凌兮和楚云深的那里,只为求让萧道长给占卜一下前途。
但是无论是谁,得到的答案都只有一个:“师父他老人家做事向来随心所欲,不会为了自己的求情就改变主意。”
这个消息渐渐的传遍了京城,甚至传到了宫里。
消息传到宫中的时候,楚皇正在皇后宫中用膳,下人们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趣事来说,却不想楚皇倒是饶有兴趣的道:“朕倒是知晓这兮儿曾经有个师傅,却不想这道长的造诣竟然这么高?怎么兮儿没有学到一丝半点呢?”
“陛下说的这是什么话?听闻当年被接走的时候,只说是为了去除命中的煞气,本就是京城显贵家的女儿,怎么会教管成一个道姑呢?”皇后一边亲自给楚皇布菜,一边嗔笑道。
楚皇也自知这个问题有些多余,但是他对这个萧云清倒是十分的感兴趣。
晚膳过后,楚皇回了御书房,皇后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心头有些慌张,她叫了身边的嬷嬷,唤大皇子楚景行入宫。
楚景行到的时候,皇后已经换上了寝服,端坐在铜镜前,宫女在一旁整理着皇后换下来的凤钗,笑着说道“娘娘,大皇子来了。”
两人摒退了宫人,楚景行见到周围都是心腹之人,这才开口说道:“母后怎么这么晚叫儿臣来,可是又什么事情?”
皇后未施粉黛的脸上已经显现出衰老之色,这后宫之中新人接踵而至,自己要是没有这个皇后的位置,说不定就被遗忘到哪里去了。
“本宫最近心神难安,你可知道最近京中盛传之事?”皇后疲惫的揉了揉额角道。
“母后说的可是云深府上那个道长?”楚景行试探的问道。
“不错,本宫听闻,这道长性格乖张,而且听闻道义高深,这可是实情?”皇后终究是难以心安。
楚景行看见自己母后这般的坐立难安的样子,神色也颇为阴鸷的问道:“母后可是担心那事?”
却不想皇后眼神一厉,看向了楚景行,楚景行便讪讪的住了嘴,这宫中虽然都是心腹之人,但是皇后还是颇为忌惮,都知道这人心难测。没有人是永远忠诚的,只有自己而已。
“好了,你们下去吧,我和大皇子有话要说。”皇后挥退了剩下的几个在殿中服侍的人,这才放下心中的戒备。
“那件事情,要是成功了。就算是不成功,也可以祝你早日登临帝位。若是成功了,那更好了的,但是这件事情十分凶险,所以万不能走漏一点风声,我们已经筹谋了这么久,只能成功。你知道么?但是这个萧道长的出现让我很是担忧,你对此人有多少的了解?”
即便是宫中只有两个人,皇后说话也是压低了声音,十分的谨慎的。
“这道长,儿臣倒是见过几面,还有凌兮的那个师兄,听闻都是有大才的,平日里面这道长倒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她那位师兄倒是一表人才,武功高强。想必师傅也差不到哪里去。”楚景行斟酌着说道。
“这样,你去查,多派人手,留意那边的一举一动,上次陛下在祖祠晕倒,他们不可能补差,我们一定要小心。”皇后眼神狠厉,若是有人要阻止她的计划,也不要怪她很辣无情。
“过段时间,道长要入宫给父皇送药了吧?”楚云深试探的说道。
提到这人,皇后的神情倒是缓和了下来,有些沧桑的眸子里面竟然难得生出了一丝柔情,但是都隐在了殿内的烛光中,让人看不真切。
“魏道长已经传来了消息,想来不出三四日就会到了,也不知道这次怎么这般着急,好了,你先去派人调查那姓萧的底细,其余的事情自由我来办。”皇后似是由些疲惫的挥了挥手。
另一边,萧云清依旧风雨不误的在三皇子府前摆着摊,声势一天大过一天,现在京城各家竟然都已被萧道长看过面相为荣,好不风光。
魏秦到了京城便看见的是这番景象,他身边是皇后派来接他进宫的内侍,见到这京城中竟然掀起一阵道教的风气,不觉哑然。
自己也是道教中人,但是因为开罪了先皇,虽保得一命,但是却被取消了庙堂上的职务,现在楚国信仰佛教。道门一派终究没落了。
但是这人单凭一己之力,竟能在天子脚下,掀起这般风浪,相比也是个能人,听着茶馆中周围的食客大肆的谈论这萧云清最近的事迹。
魏秦轻捋胡须,对着那内侍道:“这萧道长是什么来历?当真如这些人所说,造诣高深不成?”
那内侍压着嗓子说到:“到底高不高深,小人不知,只是这来历嘛,听说是是三皇妃在外拜的师父,所以这些人,也可能是想巴结三皇子府,给三皇子一个面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