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烽火锦秋 > 第371章 抢回头颅让战神得安息(一)

曹直正英勇就义之后,日寇将他首级割下,悬挂在县城南门旗杆上示众。

一九三九年农历腊月十六正逢博兴县城大集,吃过早饭,太阳爬了一竿子高,铅灰苍茫的天空尽管从云层罅缝里射出一道道璀璨的光芒来,但巨大的阴翳沉沉,像一座座巨大的山峰连绵起伏,一团团栗寒的薄雾弥漫住了田野阡陌大街小巷。只见南门外支脉河上冻得银冰锁亮,远瞧上去一平如镜,近看却是袼褙长阔,气泡子密布,“祸叶”稀裸,糙癞疮疤鼓突的,早已经有五六挡子半大孩子在冰面上玩各种各样的游戏,虽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天生好,乐得笑。

那几个穿开裆裤的娃娃迷得痴痴的,撅着红得跟紫茄子似的俩腚瓣拿着几根柳条抢着抽木疙瘩钢珠尖的大磨儿(即陀螺),腾楞着长长下流的鼻涕,额头上***的,呼呼的北风从腚沟里窜过来,***都快缩皱没了,屁股却也不嫌冻得慌,真是小孩子腚、大人们脸经冻,一点都不差。还有拖冰滑子翘翘板的,有放爆竹崩冰花儿的,扯风葫芦儿的……

甚是喜和热闹。老绿挓挲的垂杨柳大堤外崎岖的黄土道上行人匆匆,三三两两的挎着苇筐子,或背着高粱梃杆穿的锅盖子、苇编锅盖垫,或用手推车推着两大卷粗得几乎看不见前面路眼的苇席,也有小两口赶着简陋毛驴车拉了木工家具去卖的,当然,也少不了铁嘴半仙的算卦先生挑着杆黄灰褪色的太极八卦旗帜夹杂其间。

南城门的城墙的上边,站着十几个狗头蛤蟆眼的鬼子和伪军士兵双手拤着上了刺刀的长枪,鬼似的来回徘徊走动。一旁的炮楼上面几个拿着机枪的鬼子来回走动着。旁边是挺重机枪,对准着正前方。

城门楼下进城的门口两边夹峙着叉把舞梢的拒马、鹿砦、铁丝网,两只哈哒着红舌的狼狗在旁转悠着,大约一个排的兵力驻守着,里里外外站着荷枪实弹的鬼子和伪军,严格盯对和盘查着每一个进出行人。前来赶集卖货买东西的已经有些拥挤,由开始的三三两两渐次变得熙熙攘攘了,挑担的、推车的、赶驴的、卖肉的,低头赶路,仰脸搭讪,相互问候着一家老小的壮实旺祥情况,议论着年景的厚薄,投入的艰辛,收获的丰欠,日子的冷暖温饱,以及家长里短、道听途说的掌故新闻,慨叹埋怨着生不逢时的世道的不公、黑暗、凶险和沮丧。

梁拴宝他们走着说着,就来到了城门跟前,大家都跟着前面正昂首围观的老乡们齐刷刷举起头瞪大双眼往高高的城门楼顶端一根木杆上望去,那里赫然挂着一颗头发蓬乱面容坚毅的人头。城门口两侧青砖高墙上张贴着伪县政府的告示:“曹匪直正斩首示众十天,不准收尸;凡有人私通抵抗分子,满门抄斩。”人们当下炸开了锅,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责怪、唏嘘着,叽叽喳喳传说开了打听到的信息。梁拴宝当时也夹杂在人群中进城,听着各种各样的议论,他再次抬起头,冷峻的目光依稀碰上了曹参谋长人头正怒目圆睁,似乎审视着自己的神采。他立刻热血沸腾,心如刀绞,无限悲伤地思忖着,想起了曹参谋长来博兴

后和自己朝夕相处训练杀敌的一幕幕,咬牙切齿痛狠不已,依照他的脾气真想打敌人个人仰马翻,冲上城墙,非将曹参谋长的头颅解救出来不行。

冬日清晨的凛寒刺骨,弯道上的冰雪被太阳光照射着反映出耀眼的光泽,前一天化开的雪水被人畜踩过翻成的黑黄白杂的泥浆,又经过一夜北风呼啸,现在冻得棒棒硬,狭窄的羊肠小道因此更加崎岖不平,坎坷难行。冷气逼人,刺猬一样滚进了他的裤管袄领,立即就针砭得暴起了一层密集的鸡皮疙瘩,内心翻卷着猛烈的怒吼,梁拴宝双腿像灌了铅汁一样沉重。随行的浪妮、樊傻子注意到了他难以遏制的愤怒,此时不能因为冲动失去理智,暴露满盘意图。他马上偷偷拽了拽梁拴宝的衣角,轻声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要着急,等咱们好好筹划,晚上来收拾他们。”

梁拴宝尽量平息着自己急促的呼吸,瞬间恢复了冷静,但是他的目光中仍然是充满了战刀一样寒光闪烁的杀气。事情重大确实尚需地道谋划才可,尽管挪不动步子,然而,怕看门狗们瞧出什么破绽,停了一会儿后,他们还是不由得向城里挪动了,快进城门的一瞬间,他感到脖子上一凉,伸手去摸,却是几滴血水。他抬起头,才发现是那人头下面挂着的血冰凌锥被阳光晒得开始融化了,一粒粒血水珠子正在往下滴嗒。拴宝不禁浑身一激灵,暗自寻思道:看来曹参谋长的在天之灵还在牵挂着弟兄们,心里舍不得、放不下自己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第二故乡——博兴的抗日救国大业啊……血债要用血来偿!请您老放心,俺拴宝和弟兄们也是条站着尿尿的五尺汉子,绝不会给您给锦秋湖父老丢脸!”

几位须发花白的老翁愁苦地运蹙着满脸的深长密集皱纹摇头叹息着,彼此怅惘慌乱地交换着心照不宣的黯晦眼色,难受地迈着**的沉重步伐向前跟进。

义愤填膺的梁拴宝浑身发热地抖了一下袄领子,樊傻子靠上来说:“鬼子好像有意识的增加了驻守这个门的兵力,你看从城里又来了四个***鬼。梁拴宝探头向大门右侧看去。两个留着方块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