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古代言情 > 帝后策 > 第163章 为了什么?

任素言不知道关于碧剑山庄的那个故事,父亲究竟信了多少。她说到最后,父亲的眉眼之间除了阴郁的气息再无其他。

他只道:“你先回去吧。”却并未说自己信还是不信。

天色昏黄,几只黑鸟在盘旋而过,落日映在山头,仿佛一夜之间,山水都苏醒过来,露出满目翠绿。

她从一开始便知道,改变任承明的态度堪比登天之难。武人早已躯体给了家国给了君主,纵使抱憾,纵使不甘,在一道印着大红玺印,写着子虚乌有罪名的圣旨前,他能喊得无非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是今生,在她弥留的最后十年里,便是要把这些所有的难事一一结束,换的任府一个圆满结局。

走到硕王休憩的营帐前,齐鸣刚好走出来,手里捧着一个白鸽。

亥致关气候恶劣,不是鸽子的栖息之所,而那鸽子羽毛丰满光泽,一看便是被人圈养之物。不过想想倒不稀奇,硕王虽远离庙堂,在国都的根基尚存,他必定要与各方联系,用几只信鸽,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想着,她便走上前,掀开帘子,进去。

硕王瞥见她,顺手斟了杯茶水,递给她:“在突厥营帐里,我曾告诉你有个坏消息,便就是大将军醒来当日,得知你与本王喜结连理,一同赶来,甚至独自一人带兵偷袭,大发雷霆。”

“所以王爷明知今日父亲会责罚我,却没拦着我?”任素言淡漠的瞥过他,昂头灌进肚子里一杯热水。

硕王淡淡一笑,道:“好容易看你吃次瘪,我岂能拦着你。”

任素言怒瞪他一眼,他一抬手,又是推了杯热茶过来。她顺其自然的接过,送到唇边时,才惊然一觉,不知从何时起,两人竟有了一种难言的默契,可她却并不排斥这种感觉。

过去他递一杯茶水,她都要斟酌着这杯水里是否下了毒,如今却是毫不犹豫,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信任。

想到这儿,她猛然间抬眸,看向坐在桌前唇角带笑的男人,说不出为何,心头竟是一松,像是卸下了许久的重担。

“不过这大将军下手未免太狠了些!我猜想,他便是把对我的那份怒气一块发泄了。”他从怀中摸出一瓶药膏,拧开来,食指挖了一点,用指腹在她的脸颊上涂抹着。

他的动作十分轻柔,药膏凉凉的,脸上火烧般的灼痛之感渐渐消失。

“父亲的心结,要解开,并非一时半会儿。”她淡淡说道,并不躲开他的指尖,反而像是很享受。

她又问道:“方才我看见齐鸣拿了只白鸽,不知其做何用途?”

见他有些迟疑,任素言淡淡一笑,随即看向别处:“不方便,就不用说了。”

“不过是几只飞国都和南境的鸽子。衡王在国都,每隔上一段时间,便把国都事宜来信于我。桓王受父皇之命,追寻费渊踪迹。我思量着他也猜不出什么所以然,索性让他去盯着碧剑山庄去了。潇湘夫人被囚困在那儿,我让他伺机救出,毕竟南境柳家的力量也

不容小觑。”他毫不隐瞒,一一告知,继而合上药膏,推给她:“一日三次,消肿很快。”

任素言接过药膏,揣在怀里,对他道:“那飞南境的信鸽,借我一用吧。”

“你要做什么?”

她抬眸,明媚一笑,脸上紧绷绷的,已经肿起老高,可她的笑容却似三月桃花,明艳动人:“送你份大礼,可要?”

硕王闻言,眉头一挑,眉梢露出几丝轻松的笑意,道:“自然要!”

突然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有人在外禀告:“王爷,派去送突厥解药的士兵被大将军拦下了。”

帐内二人相视一眼,站起身来。任素言蹙着眉头,眸色深深,心下已经明了几分任承明的用意。

“本王去看看!”

等到二人到将军帐里,承林军中各位将军都在,就连统辖景城来兵的齐鸣也在。本正在讨论事宜的众人,看到来人均静下音来,面**沉。一时间,帐内只剩下淡淡的脚步声,再无他音。

硕王沉着脸走到中间,抬起头,一双眸子如黑夜里闪着锐利光芒的野猫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任承明,唇角勾起一抹淡漠的笑容,语气却是无比的诚恳:“大将军拦下本王派出去的人,不知是何用意?”

任承明两鬓灰白,身披软甲,看向他的目光比他更要锐利,更要阴鸷。

他淡淡出口:“臣还想问问王爷,去给敌军送解药,是何用意?”

硕王抬起头,面色桀骜,却透着一种令人忍不住敬仰的威严:“本王已经与突厥大王子达成和解协议。本王赐解药,突厥退兵到北境外,从此不再对大岳进行朝贡,与大岳结交于好,不再征战。”

“好一个不再征战!百年来,大岳四处**,拓土开疆,四周各国均对我大岳俯首称臣,年年朝贡。如今突厥士兵多数中毒,正是我们起兵突袭的好时机。王爷却要赐药,救突厥贼子的性命,还许下不让他们再朝贡的承诺。您这样做,敢问置大岳的国体于何地,置圣上的颜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