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古代言情 > 帝后策 > 第247章 又遇故人

“不论你我觉得如何的不值得,硕王只要吩咐,我唯有遵从。”高灵抬手拉起她的手臂,将指尖搭在她脉搏之上。

静默片刻,她蹙了蹙眉头,收回手,道:“皇宫里的太医都是些什么庸医,你这身骨如此寒凉,难道他们丝毫未察?”

任素言垂了垂头,仔细的将衣袖抚平,低声道:“自然有所察觉,女子脾虚体寒,乃是常事,从入宫便一直调理。只是他们不知,我体内这股寒气是从骨头里渗到五脏六腑。药不对症,自然不解。况且,蛊虫反噬,本就无解。”

“可我方才把脉,发现你胞宫同样寒凉,那股寒气,并非是从骨头里渗出来的。”高灵望着她,道。

任素言笑了笑,低眸似在欣赏自己的丹蔻,不甚在意的说:“后宫你争我斗,无非是为了圣宠,子嗣,品阶。我无心与她们争搅这些,不过是喝了几碗旁人送来的断子汤罢了。”

高灵一怔,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的女子,心里五味杂陈。一个女人,下定决心主动放弃生子的能力,该是用了多大的勇气。

自她带着高钟的骨灰离开北境回荣城后,朝中诸多风云变幻她一概不知。只道听途说,皇帝崩逝,太子继位。北境叛军费渊找到,招供承林军有谋逆之心,祸及硕王。新帝举兵讨伐,不知怎的,却没要了承林军与硕王的命。只是硕王妃被新帝召回国都,摇身一变成了大岳母仪天下的皇后。

世人都叹,她命好的令人羡艳。

过去嫁的是风华正茂,正得势的硕王,硕王势力一朝倾倒,非但没有祸及她,她反倒成为了尊贵的皇后。

就算她归都封后是为了保全北境将士和硕王,高灵对她的行为都无法苟同。

她的想法与桓王不谋而合,当时硕王手握虎符,重兵在握,完全有能力杀回国都。

可她却携虎符回了国都,做了皇后。保全了他们一时,却让他们三年间多次遭遇险境,皇帝的一纸命令,让承林军被逼在毫无支援的情形下抗敌,从亥致关退到景城,再退回漠阳城,死伤无数。

若非她在荣城救下因为偷药铺药材被抓出官府的灵莺,见她天资聪慧,小小年纪就医术过人,思及北境军医无能,便修书一封让一心想要报恩的灵莺去了北境,只怕硕王在景城走的那一遭鬼门关,再也走不回来了。

更何况硕王那般脾性的人,他怎能容忍一个女人冲在他前面,将他护在身后,更何况那个女人是被他放在心尖尖上的。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比要了他的命更不能接受的屈辱。

她若真心待他,怎会狠心陷他于百般屈辱的境地。

为此,高灵得了硕王的信,从荣城赶来国都为任素言治病,心头却是百般不愿意的。

可此刻,她心中的芥蒂尽数消弭。或许她不是对硕王狠心,而是对自己狠心。

高灵望向她的目光,不再凌厉,声音也柔和了许多:“我命那些奴才修了几个药池,你需要每日浸泡上三个时辰,再一日三次服我煎的汤药。虽不能说一定会将你体内蛊虫反噬的寒凉之气尽数逼出,但我能保证,续个些许年的性命还是可以的。”

“胞宫之寒,可会随之而解?”任素言问道。

高灵狐疑的望向她。

她缓缓背过身,低声道:“那些碗断子汤,我若不愿喝,无论如何送汤的人也不会得逞。灵姑娘,我不晓得你懂不懂,但我此生不愿再有孩子了。”

“总之,我是得了硕王的令,他让我怎么做,我便怎么做。你若有什么想法,便留着与他说去吧。”高灵说着便要走去门前,推门送客。

刚走了两步,她复而停下步子,转头对任素言道:“这座宅子,里里外外满是宫婢太监和守卫,看来皇上独宠皇后的传言不虚啊。”

任素言苦笑了一下,今日任闵复职,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了宫中当值。别人眼中的喜事,只有她知道,这乃是祸事。

兜兜绕绕这些年,竟最终应了祁放的那句话,一切皆有定数,强行篡改,不过是改变了轨迹,结果却一样。

比如,她再一次坐在了皇后的位置上,再比如,分明已经远离朝野的任府,再一次与朝野扯上了关系。

从高灵房中出来后,她径直跟着李钦回了她的寝房。

才刚刚落座,便听到青支慌张又不乏惊喜的声音:“小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灵姑娘会在这儿?这是硕王爷的主意吗?他是不是想救您出宫?您是不是以后可以不用做皇后了?”

青支一连串的问题抛了出来,语到最后,情绪近乎激动。这三年,任素言闲来便倚在窗前盯着北方望上一会儿,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等到再起身时,保会让她给衡王传上一封信,不久后,前朝必定有臣子落马,新人补位。

她看着任素言的眼角一点点儿爬上皱纹,分明正是妙龄,她却总能从她的眼睛里望到饱经世事的沧桑和一种道不明的苍老感。

在后宫之中,她既要迎合皇上,又要躲着后宫的明枪暗箭,还要暗中操纵着前朝之事,活得又累又令人担心受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