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大唐之宰相饶命 > 第66章 寒门的心声,世间缺公理!

听到李二的皇命,叶峥立刻大声应答。

此刻,再看那些满朝的勋贵,众人的脸都白的没了血色。

李二的用意他们怎么会猜不到?

尼玛!

这哪里是让叶峥当主考官,分明是让叶峥威慑满朝的勋贵。

否则的话,叶峥是武将,怎么去做科举的主考官?

李二这就是想让叶峥,以他绝对的杀势,来威慑大唐的世家门阀。最后那句话已经说明,谁敢扰乱朝堂,杀无赦!

谁敢呢?

还不是他们这些勋贵!

与此同时,再看城楼下的数万百姓,此刻已经泪流满面!

因为他们怎么也不敢想象,皇帝竟然会同意召开科举了...

要知道,寒门子弟报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恩科大考试。原本,百姓都认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可就在今天...

皇帝下令,要开科举!

寒门,也能出贵子了!

何为贱民?

食不果腹者,耕读传家者。甚至佃户、农户全都身在其列。

所以,身为贱民,从他们的骨子里就对恩~科有种天然的畏惧。

但同时,又-有无上的荣耀感。

可以说,不管是任何朝代,有哪个寒门子弟考上了恩科,那都是光宗耀祖_的事。

然而,从他们出生开始,就有人不断地告诉他们。

贱民就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恩科大考那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才能去参加的。

于是乎,天下万民几乎都绝了参加科举的心。

更重要的是,大唐自建国以来,就从没有召开过科举。这其中就有前隋的影响,天下百姓何尝不知?

所以,大考对于他们来说,几乎就是奢望。

可就在今天,皇帝下旨了。

皇家开了恩科大考,天下万民,只要是读书人,都能去参加。

于是,在经过了短暂的沉默后,一片如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猛地从数万百姓口中爆发而出。

“我大唐又出了一位千古圣君啊!”

“恩科大考?!那我儿岂不

是有希望了!”

“有救了!耕读传家啊,那就是一笔血泪史啊!!”

“大唐!大唐啊!愿我大唐永世千秋万代!我关中子弟,终于能参加科举啦!”

一时间,在场的数万百姓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纷纷抱头痛哭。紧接着,这些百姓就如同潮水一般,纷纷再次下跪。

而这一次,他们比之前更加诚心,叩首的力度几乎让人头皮发麻。

同时,看到这一幕,李二心里是说不出的伤感。

这就是他的子民啊!

一个恩科大举的消息,就能让百姓把命都自愿交给你。世间多寒子,可是这世间没有公理!

要是没有叶峥,他可能永远都不能见到这种发自真心实意的场景。

万民下跪,紧紧是这几天,他就见到多少次了,而这些都是叶峥所做。

想到这,李二无比的愧疚。

为什么,大唐开国已经多年,却从没有设身处地的为百姓想过?

现在的这一切,都是叶峥带来了。

想到这,李二心中对叶峥的喜爱几乎冲破了天际。

与此同时,再看满朝的官员。

程咬金哭了...

尉迟恭一个铁塔般的汉字,哭的像是泪人。

特别是牛进达,他家里其实是耕读传家。就因为读书报国无门,这才弃笔从戎。

没办法啊!

世家大族占据了入朝为官的所有路子,百姓永远都是百姓,而当官的世代为官!

这是多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要是叶峥不是揭了皇榜,那么现在肯定也没有他什么事情。

这也就是那些朝堂之上所有人不愿叶峥成为一国宰相的原因。

我们经营了多少年,你,凭什么? 而所谓的耕读传家,那就是一笔笔先人的血汗...

甚至,此刻就连那些鄙视百姓的勋贵子弟,都被眼前这一幕惊骇住了。

刚开始,他们对贱民参加考试的想法是鄙夷。然而,等看到无数百姓的额头上,因为叩首泛出了血迹后,他们脸上的鄙夷逐渐消失了。

再说叶峥。

当他站在城楼顶上,看到百姓如此感恩戴德的模样,心里也是泛

起了酸楚。

这就是百姓啊!

这他娘的就是关中这些质朴的贱民?!

他们从一出生,就意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们的命运,早就被勋贵和世家门阀所掌握了。然而,等天子恢复了他们追求朝堂的权利,这些寒门子弟爆发出的激动,那是空前绝后。

想到这,叶峥心里不知怎的想起了一首诗。

激扬文字照古今...

悬梁刺骨夜读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