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游戏竞技 > 重生三国之我是韩馥 > 董卓迁都

日夜兼程回到洛阳的董卓第一件事便是叫来李儒询问道:

“曹操等人不日便到达洛阳,文优以为我当如何应对?”

“汜水关新败,我军将士士气低落,不宜再战。再战恐伤亡惨重。”

李儒答完,眉头紧锁思考了片刻后再次说道:

“我建议丞相放弃洛阳西迁长安!”

董卓听完,有些犹豫的说道:“迁都改制,恐怕不妥。”

董卓显然是不想放弃在洛阳夜宿龙榻,秽乱后宫的生活。

李儒显然是非常了解董卓,见其现在还在想着醉生梦死,很是无语。为了让董卓同意迁都,李儒帮其分析道:

“其一,长安城高墙厚,关隘重重,极利防守。而长安周边土地肥沃,石木铁矿丰富,完全可以自给而足,更适合长期发展。”

“其二,袁绍、曹操等诸侯,其心各异,让之与洛阳小利,其心必分。”

“其三,长安背靠我军西凉大本营,即使诸侯再战,我军也可与之抗衡。”

说道这里李儒停顿了一下,才面露凶色的再次说道:

“这其四嘛,我们可以将洛阳百姓、财富以及一众文武全部带到长安。”

听完李儒的分析,董卓眼睛一亮,显然有些心动的询问道:“此等大事,只怕朝堂众公卿不允。”

见董卓心动,李儒阴险的笑着说道:“明日朝堂我会帮丞相找好理由。丞相只管同意便是。如若有异议者直接抄家灭门,正好还可以多上一笔军饷。”

董卓听完,眼睛放出了贪婪的目光说道“好,迁都事宜就交予文优了。哈!哈!!”说完董卓满意的大笑了起来。

——————

第二日,董卓聚集文武百官在朝廷上。说道:

“袁绍、曹操等逆贼不日便到达洛阳,诸位可有退敌良策?”

一众文武百官还没闹明白董卓这是要干啥,只见李儒站出来说道:

“启禀丞相,近日

(本章未完,请翻页)

闻听洛阳街市有童谣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如今想来,似乎正应在此时。”

董卓故作好奇,问道,“嗯,童谣?文优可知此谣何意?”

李儒阴笑着回答道,“禀丞相,儒近日三思此谣,西头一个汉,乃是应高祖建都长安之事,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是应光武建都洛阳之事,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此童谣正是暗示迁帝至长安,我大汉定可无忧。”

董卓听完大喜:“如若不是文优,我还真悟不透。险些铸成大错。”

然后董卓看向一众文武百官说道:“汉朝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我看旺气实在长安,我想奉移皇驾到西都。你们各自赶紧家中收拾。三个时辰后西城集合迁都长安”

听到这里文武百官才明白董卓要干什么,顿时一片哗然。

司徒杨彪说:“关中残破人烟稀少,现又无过去的赋税宗庙,舍弃皇陵,恐怕百姓惊动。天下要动非常之易,要安却非常之难。希望丞相明鉴。”

董卓怒道:“你要阻挠国家大计吗?”

太尉黄琬说:“杨司徒说得是。从前王莽篡逆,刘玄与赤眉军作战时,焚烧了长安,长安成了一片瓦砾之地;再加上百姓流失,百人中剩不到一二人。今天弃了宫室而去住荒地,恐怕行不通吧?”

董卓说:“关东贼起造反,天下到处都是乱兵。长安有崤函关之险;更接近陇右,木石砖瓦,很容易办到,宫室营造,不出一月。你们不要再胡说了。”

司徒荀爽说:“丞相若要迁都,百姓会骚动不安的。”

董卓大怒道:“我为了天下打算,岂会在乎小民!”

当即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平民。

尚书周毖、校尉伍琼也站出来劝谏。

董卓直接下令将二人拖出去斩杀。做完这些董卓便不再管这些官员,直接下令三个时辰不来集合者抄家灭门。

随后董卓又命人给吕布送信,让其抵挡袁绍联盟五日后来长安会合。

董卓并不知道袁绍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从汜水关绕道赶来洛阳。而吕布此时正和韩馥等人把酒言欢。

随着董卓迁都的命令下达。洛阳沦为人间炼狱,西凉兵到处烧杀抢夺。反抗之人以及当地商贾,统统被洗劫一空。

三个时辰后洛阳兵民全部聚集在了西城。

董卓待一切都准备妥当,便命令李催、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

而李催、郭汜,皆虎狼之辈,对军士不加约束,任由手下士兵贱yin妇女。而百姓之中,如有行驶迟者,直接被斩杀,一路之上,死伤无数。

在临行之前,董卓秉着不给袁绍、曹操等人留下一丝好处的想法。命士兵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庭,尽为焦土。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