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收拾着桌上的账簿,闻言道:“有什么该不该的,想说什么便说吧。”
铁柱娘抱着幺儿过来,小声说:“张寡妇回娘家了。”
江畔平静道:“回去就回去了,她跟我家没关系。”
“可是那孩子......”
“孩子跟我家也没关系,我说你别操心别人了,赶紧回去早点歇息吧,大冬天的。”江畔打发说。
铁柱娘见江畔不以为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若是以前她是断不会管这种闲事的,如今也是因为自己刚生了孩子,所以对张寡妇有些怜悯罢了。
等铁柱娘离开之后,江畔手里的动作停下,微微叹了一声。
*
随后几天江畔一家人都忙的跟个陀螺一样,连饭也没好好吃上一顿。
让李大牛定做的家具都搬进了新家,先前周梅和桃花做的新被子被套也都送了过去,家里的锅碗瓢盆江畔没打算都要,毕竟这地方后面还有两老要住,总不能什么也没有。
二十七日,江畔打算去趟镇上,主要是采买一些厨房用具和酒席要用的菜。当然,也是想打听一下镇上的情况,玉阑珊也不知道最近在干什么,也没消息传来。
“有德娘,能捎带我们一起不?”黑蛋娘和三婶都裹着头巾,手里挎着篮子。
这点小事,江畔自然不会拒绝。
等人上了牛车之后,一行人便往镇上去了。
“有德娘,我听说有德好些了?”黑蛋娘问道。
“是啊,这不,家里这几天忙,他都能跟着帮忙勒,方大夫说了,可能是因为他脑袋里面的淤血正在慢慢消失。”
“这是大好事啊,哎哟,瞧瞧你家这真是喜事连连啊。”
江畔点头,“先前乱七八糟的一堆事,如今可算是能松口气了。”
这话江畔是发自内心的,现在积雪融化,虽说给大家的生活添了些麻烦,但也缓解了夏秋时节的干旱,并且积雪也有效的冻死了田地里的害虫。
瘟疫之事也算是过去了,虽然这么说有些薄凉,但这次瘟疫所造成的的损失的确不算大,要知道历史上一旦发生瘟疫,那都是一村一城的死人。
只是粮食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几人说着话很快到了镇上,这条路来回跑的多了,也就不觉得远了。
进了城,几人就分开了。
江畔让李有志去买锅碗瓢盆,自己则先去九味斋看看。
街上的行人比上一次更少了,两边的铺子依旧多是关门,巷子里或者屋檐下的乞丐相较之前又多了不少,放眼看去一派萧条。
“臭小子,我看你还往哪里躲!”忽的有人厉声喊到。
江畔可不想惹麻烦,赶紧往旁边躲去,没成想对方逃的慌忙,脚上打滑直接摔到了自己跟前。
这一会儿功夫,后面的人已经追上来了。
“臭小子,跑不了了吧?借钱的时候你可是求爷爷告奶奶的说会还钱,怎么,到还钱时候就却不认账是吧?”
男人瑟缩着身子,瘦的跟猴一样,边退边说:“我又不是不还,只是让你们宽限几日而已,再说了,我姐有钱,等我找到她立刻就还钱给你们。”
江畔听着这声音觉得熟悉,低头一看,原身的记忆立刻就涌了出来。
“江陵?”江畔难以置信的喊道。
江陵就是原身江盼的弟弟,但是这么多年两个从未联系过。一是因为原身性子薄凉,嫁人之后就没将自己再当做江家人了。二是因为原身曾经跟江陵吵过一架,她还失手将江陵的脑门给打破了,自此姐弟俩就断了联系。
“姐?”江陵仰头喊了一声,旋即惊喜的指着江畔冲那群人说:“这是我姐,我姐有钱,你们要讨债就找她!”
江畔:“......”
“嘿,真是说什么来什么。”那两人互相看了眼,然后把江畔围了起来。
江陵拍着屁股站了起来,嘚瑟的说:“瞧瞧你们那穷酸样,我姐在镇上可是有铺子的,能缺你们那点钱吗?是吧姐?”
“行啊,这么能耐就把钱还了,也不多,一百五十两,没问题吧?”对面男人敲着棍子,威胁问道。
江畔毫不犹豫扭头就走,什么鬼,今天出门应该先看黄历的。
“姐!姐你去哪儿啊?”江陵一把抓住江畔的胳膊,腆着脸笑道,“姐,你可是我亲姐,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放开。”江畔冷冷道,转头看向江陵。
其实他们姐弟俩长得是真相似,眉眼一看就是同一个爹娘生的,只是江陵看着太瘦了,瘦的颧骨尤其凸出,虽是祈求的话,但是眼里哪有半分求人的样子,反而憋着坏。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咱们亲姐弟也是明算账,谁欠钱找谁去。”江畔冷漠的说道,抬手甩开了江陵的胳膊。
但下一瞬对方又缠了上来,“姐,你说话咋这么绝情呢,咱爹娘没了,咱们就是唯一的亲人了,你不能这样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