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风起元武 > 第二百七十四章:圣意难测

苏秦的三大罪状,眼下只剩一个了。

而最后这条罪,能不能判下去,取决于陛下的态度。

文武百官抬头注视着武帝。

而陛下,陷入了沉思。

良久,

武帝抬起头,右肘拄在龙椅上,轻声道:

“苏秦,是武国的将军,他,是在为武国效力!”

话音刚落。

燕王眼中闪过欣喜。

“噗通!”

陈浮捷直接跪下,呼道:

“陛下!三思啊!此事,足以挑起中原四国之战。

而其他三国,很可能因为此事联合,共同对我武国发难!”

这,便是‘取决于陛下态度’的原因。

武帝若是偏袒苏秦,其他三国就能以此责问武国。

若武国不处置苏秦,其他三国就能用大义之由攻伐武国了。

而陛下若是不偏袒,那苏秦必死!

陈浮捷的话,让文臣武将低下头。

武国现在的实力,大家都清楚。

中原之战掀起,武国未必能吃到甜头。

这时,

一向与苏秦对立的刘知禄出班,道:

“陛下,虽然陈寺卿说的有理,但,咱们也不能不顾本国百姓之愿。

待捷报昭告天下,百姓必然拥护苏将军。

若此时治罪,恐会民怨声起,国局不稳!

陈寺卿,以为如何?”

陈浮捷道:

“战事掀起与本国民怨,孰轻孰重,想必大家都有一个权衡。

民怨声起,朝廷可平。

战事掀起,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只要朝廷出面,与他们说清楚便可!”

刘知禄反问道:

“陈寺卿,你认为这武国上下,皆是心向朝廷吗?”

陈浮捷愣住了。

刘知禄继续道:

“想必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皆听说过复夏会!

最近,这群贼子又冒出头来。

如果他们借此机会煽动百姓,揭竿而起。

我武国岂不是发生内乱?

陈寺卿,你觉得,其他三国会不会趁着武国内乱之际,进攻呢?”

陈浮捷不说话了。

刘知禄继续进攻,道:

“也就是说,杀与不杀苏秦,给与不给其他三国交代。

魏、梁、晋三国都有进攻我武国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治罪苏秦,让我武国少一个能征善战,为国为民的英雄呢?”

陈浮捷没有回答刘知禄的问题,他抬起头,看向姬玉蝉。

而太子,此时仍在神游。

武帝,也顺着陈浮捷的眼神看了过去。

姬玉蝉感受到目光,迎上了武帝的眼神,接触之时,赶忙挪开。

武帝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陈浮捷也是极为失望。

姬玉蝉捕捉到了武帝眼神中那一丝失望,心头一沉,眼眸疯狂抖动。

终于,

姬玉蝉鼓足了勇气,向前迈了半步,道:

“陛……陛下,儿臣……儿臣以为……”

武帝闻声,看了过去,道:

“你,有什么想说的?”

姬玉蝉额头渗出汗水,深吸一口气,颤声道:

“儿臣以为,内乱,可轻易平……平息。

不……不足为惧!

我武国……共……百万……百万大军,难道,还……还镇不住揭竿而起的反……反贼吗?”

文武百官,皆为太子敢向武帝直言而感到惊讶。

武帝收回视线,看向百官。

陈浮捷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呼道: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甚是!”

武帝没有理会陈浮捷,而是看向简如青,问道:

“简爱卿,苏秦,可入狱了?”

简如青出班道:

“回禀陛下,已将苏秦下狱!”

武帝颔首,道:

“暂且退朝,苏秦一事,五日后,燕军凯旋之时再定!”

话音刚落。

武帝直接起身,不给任何官员机会,径直向后走去。

文武百官只能伏身叩拜,高呼:

“恭送陛下!”

但,所有人的心里,都在翻江倒海着。

杜玄和刘知禄更是在心中感叹:

前天陛下还想着救苏秦,一个早朝的功夫就改了主意。

真是……圣意难测啊!

……

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京兆府大牢之中。

苏秦坐在草席上,听着高文相,复述今日早朝上的始末。

任何细节,都不敢遗漏。

高文相说完,坐在了牢头搬来的椅子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