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提前到现在。
左右自己接下来也没什么特别需要去的地方,林修便将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定在这心儡门。
……
前往心儡门的路途上,林修一边整理着自己在南落关三年的收获,一边考虑自己后面去到心儡门后需要做的事情。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一位理论寿命已经达到两百年的筑基修士而言也并不是什么消耗不起的东西,况且这三年里林修做的事情也不少。
首先自然是自己的修为,筑基前期的境界已经得到完全的巩固,一身灵力悉数转换成法力,同样的法术释放出去威力数倍于练气境时不止,之前在段家使出的那发“航弹法术”就是佐证。
而提起修为的话自然避不开一个重要的问题:功法。
[61.第61]
炼气期林修主修的功法只有一门,那就是钱老所创的《藏剑诀》,只不过后面阴差阳错下这门功法被改得面目全非,可再怎么个面目全非也依旧无法改变一个现实,那就是《藏剑诀》只有练气阶段的修炼方式,没有筑基境的部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很简单,本质上《藏剑诀》就是钱老当初强练天河剑失败,法力倒灌根基尽毁时所创的一门自救功法,它既然能够将外界的灵力不断吸收汲取“藏”到体内,自然也能够将本就在体内行将逸散的那些重新收拢,只是轻易不能再动用而已。
然而,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思维却给这门功法带来了崭新的可能。
《天河藏剑诀》
这是糅合了河归宗的《小天河剑》,钱老的《藏剑诀》,以及林修的“拔剑”之法,最终得以成就的一门筑基法。
若是说这世界上谁对这门功法最为熟悉,那么除了钱老之外便只有林修了。
这三年时间里,林修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耗费在这门功法上,而成果也相当斐然。
林修不知道钱老到底是以怎样的思路去修炼的《天河藏剑诀》,但对于有着另一个世界思维的他而言,与原版的《藏剑诀》相比,这门《天河藏剑诀》的最大改变在于一点:修炼它时,不再对周围环境有绝对性需求。
初版的《藏剑诀》必须要在固定的环境下才能够修炼,像是地火炉那种充满了火灵气,金灵气,以及地肺毒气的环境,通过“藏剑”将不需要的灵气留在剑内,而需要的则是汲取到自身完成修炼。
可《天河藏剑诀》却将这约束极大的削减,它既保留了在高密度灵气环境下的高速成长,却也提供了在低灵气密度下缓慢修炼的可能。
原理其实很简单,修士的修炼本质上就是化外界的灵气为己用——至少在练气和筑基境界都是这样的,那么不管练气还是筑基修士需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那就是尽可能的获取更多灵气。
同样的目的,方法却不尽相同。
多数修士选择的是服用丹药,直接摄取丹药内蕴含的灵气化为己用,或者通过丹药强化对灵气的感知,在相同时间内汲取到更多灵气。
也有人选择用灵石这种灵气的储存媒介修炼,不过修炼效果跟价格成正比,林修之前也是这么做的。
而《天河藏剑诀》却不同,它选择的是直接在人体内构筑一个“阵法”。
《藏剑诀》的一大特征就是体内的灵气轻易不能动用,也就是说,修炼了《藏剑诀》的修士体内灵气是极为稳定的,这么一来就达成了最大的前提。
利用这些稳定而不受干扰的灵气在体内构筑出一个“阵法”,使其自主循环在来引动外侧的灵气,从而达成修炼的效果。
老实说看到这里时林修还是有些云里雾里的,毕竟跟钱老沉浸在藏剑诀中近百年经验,以及对于修仙各种玄乎其玄的理论认知不同,林修依旧有许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就好比如何在体内构筑阵法这点就有些抓瞎了,总不至于对自己开刀吧?
可在稍微转化一下思维后,一下子豁然开朗。
——那就是压力差。
压力差,建筑学上指外窗室内外表面所受到的空气压力的差值。
当室外表面空气压力大于室内表面时压力差定为正值,反之为定负值,也泛指压力差就是物体两侧所受压力的差值。
林修需要做的就是制造这么一种“压力差”,来让外侧的灵气主动向内侧流动,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制造出压力差,烟囱跟吸尘器已经给出了答案。
以神识为推动力,让曦河剑中的一部分灵气在身体跟剑身往返流动,以此形成“压力差”吸引周遭的灵气,吸入身体的就直接转换成《天河藏剑诀》的修为,而吸入曦河剑的灵气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以“藏剑”,另一份则继续投入到“流动”之中,从而带动更多更快的灵气流速,产生更大的压力差。
如此一来,林修就不用像是修炼《藏剑诀》时那样,
m.{6,15}g♂无广告阅读【完\本\神\站 http://www.kanshubou.com/】m.{6,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