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古代言情 > 南北长歌之胡汉惊世变 > 161.排兵布阵(上)

晚上,谢道韫在坡上观星,桓玄悄悄地靠了过去。桓玄笑着说:“怎么,都在打仗呢,还有闲情看星星啊。”

谢道韫待桓玄在自己身边坐下后,说道:“你我都知道,像孙恩这类人是坐不了江山的。自从我大晋南渡以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次依旧如此。只不过,此次战乱过后,恐怕朝廷又要元气大伤了。对了,这些年你过的怎样呢?”

桓玄淡淡地说道:“还能怎样呢?叔叔死了,朝廷安插了自己的人在荆州,我桓家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桓家了。”谢道韫又问:“还想着北伐么?”桓玄说:“怎么不想,这可是我父亲毕生的志愿啊。”

谢道韫摇了摇头:“可你看,现在这样还谈什么北伐?”桓玄问:“怎么说?”

谢道韫说:“祖逖能够北伐,是因为当时南渡不久,人们都渴望回到故土。可现在,百姓都已经在江南历经数代了,也已经习惯了现如今的生活,他们还可能为那个只存在于梦中的故土而流血牺牲么?还会么?”

桓玄自嘲道:“安于现状?这或许是我们汉人最大的讽刺了吧。”说完站了起来,说道:“我他日若能掌权一定要北伐,带领着这些安于现状的百姓重新再打回去,告诉他们,我们在中原生活了数百年,数百年!

而在江南,百年都不到,这不该成为我们永远的家。哪怕这条路没人会理解我,我也会义无反顾,因为总需要一些人去做着一些事,不是么?”谢道韫突然不说话,只是凝视着桓玄,桓玄问道:“怎么了?”

谢道韫望着桓玄说:“知道你给我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么?”桓玄好奇地问道:“哦,你说说看呢。”谢道韫说:“感觉如今你已经成熟多了,已经不再是当年率性而为的毛头小子了。”

桓玄低声自语道:“人总要学着长大,不是么?何况我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我身上还担负着整个家族的兴衰啊。所以我必须强迫自己成长起来,必须。”说此话时,桓玄攥紧了拳头。

这时,桓玄又问道谢道韫:“对了,你呢?听说你和王凝之结婚了,婚后还开心么?”

谢道韫眼神黯淡了:“能怎么样呢,夫妻间相敬如宾,但也只能是相敬如宾了。政治婚姻,有什么好说的呢?感觉还是我们读书那段时间开心,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而不像现在,为家族而活,为家庭而活。”

桓玄突然也有所感触,鼻子酸酸的,说道:“谁说不是呢,可人总会要长大。以前在叔叔的羽翼下,感觉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担心,可现在什么都要自己面对。

以前犯了错误,叔叔会帮我遮掩,现在呢,现在一旦犯了错误,轻则自己倒霉,重则祸延整个家族。我多想叔叔能继续帮着我,可是可能么?他还可能再活过来么?”说完桓玄揩了一把眼泪。

这时谢道韫也沉默了。过了一会儿,谢道韫说道:“不管今后如何,请你一定要相信,灵宝哥哥一直会在我心中。”桓玄也说道:“你也是,无论如何你都是我当年的谢家小妹。”

这时,陶渊明背着酒葫芦往这边走着,走近时却发觉桓玄也在谢道韫的身旁,于是想就此离去。却没想到,桓玄却先喊住了他。陶渊明笑了笑:“灵宝,你也在啊。”

桓玄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元亮兄,我听说你到现在还没成家啊,这可不好哦,你要是找不到合适的要不我给你介绍个?”

陶渊明笑了笑,说:“谁会喜欢我这么个酒鬼呢,又是个没固定行当的人,吃饭都成问题啊。”桓玄说:“你只是没遇上值得你改脾气的人,我想,一旦遇上了,你肯定会改的。”

陶渊明望着谢道韫若有所思地说道:“只可惜,我喜欢的女的注定这辈子不会喜欢我了。”说完又很快地转移了视线,望着桓玄道:“想好怎么打了吗?”

桓玄轻笑道:“区区流寇,破他们易如反掌。明日我回去一个地方,如果我估计没错,守住那,就能遏制住孙恩的北进路线了。道韫,元亮,你们两家的部队到时候希望能够从旁策应。”二人一起说道:“一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