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任谁都不会想到,一个卖小龙虾的副食店居然会在一夜之间爆火起来。
年轻人们发展新顾客的动力,可谓是一传十十传百。
他们品尝过小龙虾的魅力以后,非常愿意和自己的朋友分享这种美味。
麻辣的刺激和小龙虾的鲜美一下子冲进了年轻人的生活圈。
不仅如此,一些年轻的记者也在品尝了小龙虾的美味之后,决定要报道一下这家芳铭麻辣小龙虾。
但通过新闻的形式,肯定不能进行美食宣传。
很多年轻的记者找到黄铭,就为了在他口中采访出究竟为什么做这种新奇的事物。
昨天晚上,当地地方台的晚间新闻播报了芳铭小龙虾的事迹。
先是大概介绍了一下小龙虾引入的历史,一直到这种生物在池塘和田野中慢慢泛滥,成了农民口中的灾害。
而新闻播报也将黄铭当做一个环保达人直接推了出来。
新闻上的黄铭成了一个将泛滥成灾害虫变作一道美食的环保卫士。
这是一篇正向的报道,但依旧给黄铭的小龙虾店带来了巨大的名气。
在互联网还没有开展的时代,电视就是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
很快,这座小城之中的很多人都听说了这家小龙虾店,也认识了这位传奇一般的店老板。
每到晚上下班的时候,芳铭店门前慢慢的也排起了长龙。
虽说小龙虾只是一种副食,不是每餐每顿都必须吃的东西,但单凭回购率也足够让小店门前排上队来。
有很多次,开门还不过两个小时,小龙虾就已经脱销了。
货源的紧俏,不由得让黄铭跑破了头,但好在温明村的乡亲们非常给力。
他们从电视台看到了黄铭的新闻,得知自己捕捞小龙虾属于环保做法,中间又有钱赚,乡亲们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很快,村子里这个季节的小龙虾就被捕捞一空。
这些新闻不仅给黄铭和村子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被那些能够抓住机遇的人当做商机紧紧的抓住。
一时间,许多商人想要通过入股的形式从小龙虾生意上分一口蛋糕,可这些商人精打细算,想要赚钱又不想要担风险,每天都把黄铭烦的头昏脑胀。
黄铭心中虽说是懒得和这些人解释,但他还是尽心尽力的维护着自己产品的形象,想要以年轻人为突破口,将小龙虾的受众扩张起来。
可是年纪大学的人消费观念势必与年轻人不同。
他们其中一部分虽然通过电视台等途径已经清楚了小龙虾的来源,也比较好奇这些小龙虾经过卤制后究竟会有怎样的味道,但若是想让他们花钱来体验,那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动力。
黄铭很轻松的就想破了这一点。
这天,芳铭小龙虾店门口架起了一个橱柜,里面装着几盘各种味道的小龙虾。
橱柜的最上边用一行非常明显的字体写着“免费试吃”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