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萧峰话落,明珠捧着盒子上前几步,跪地将寿礼呈上。
穆飏见到明珠那一瞬,攥着酒杯的手骤然收紧,眼中闪过一丝不明深意。
明珠始终是低着头的,所以他人也并未注意到,只是,穆飏对于暮欣晴太过于痴心,哪怕只是个背影,他也能一眼认出。
曹公公将寿礼接过,呈给穆萧峰,穆萧峰只一眼,便露出惊讶之色,问:“这……这可是……”
“回父皇,父皇没有看错,正是两百年前的音乐大师,黄海大师留下来的玉翎箫。”
穆乾接了话,此礼是宁采诗跟他商量过的,所以他知道一些,只是他并不知道宁采诗是从何得来这支箫的,那丫头也是个嘴硬的,就是不告诉他。
众臣听了,又惊又叹,皇上本就酷爱箫,如今又收到如此名贵的无价之礼,想来冀王夫妻是下了功夫的。
黄海大师是谁?那可是两百年前名冠越国的音乐大师,就连当初的元帝都对他敬佩有加,那管玉翎箫便是元帝赐下的,时隔两百年,早已是无价之宝!
东西送到,穆灵雅便辞退了,走之前,明珠暗中朝穆乾做了个手势,意思还是让他不要担心,王妃心中有分寸。
穆辰送上了一只由十二颗玛瑙镶边的八宝琉璃瓶。十四皇子穆轲在外学艺,便派人捎来一副亲自画的《三寒友》,礼虽薄,但十三岁的年纪在画艺上能有如此才华实属不易,得了皇上不小的赞赏。穆翰年纪还小,自然也就没有像各位皇兄一样,能送出大礼,只是吟诗一首,给皇上图个吉利。
最后便是大公主每年为皇上祝寿而编排的一支舞,舞毕曲停,皇上接受大臣们的朝拜和祝贺,接而便是享受这美味的宴食。
穆乾一直心系宁采诗,对其他的也便失了兴趣,坐在自己座位上自斟自饮。
一个时辰后,穆梓从殿外进来,在曹公公耳边言了什么,曹公公传达给皇上,皇上面露笑容,站起身笑道:“众位卿家,咱们现在就去瞧瞧这四公主、七公主和冀王妃给朕准备了什么大礼!”
人人都说这冀王妃总是别出心裁、出其不意,今日倒是可以见识见识了,所有人都抱着极大的好奇心随皇上去了御花园。
摆驾到御花园,还未到,却已听到悠悠的古筝之声和琵琶的妙音交织在一起,其曲声悠扬,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到了御花园中,却不见人影,也不知曲音从何而来,只见荷花池旁的空地上摆着一圈的海棠花盆景,其数量不下二十。
正当所有人疑惑不解之时,荷花池上掠过一身穿白色纱裙的女子。
女子面带面纱,若蜻蜓点水搬般在池塘上方掠过,宽大的荷叶为之摇曳,女子手中还有一把长剑,剑尖划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女子略使轻功,剑术与舞技相结合,在水面上、荷叶上翩翩起舞,柔弱的腰肢,宛宛而妖娆的身姿,再加上这优美的音乐,无疑这是一场不可多得的美景。
这河面上女子藏着面容,但穆乾一眼就认出那是宁采诗,虽然换了衣服,但他永远忘不了她那娇小的身形。虽然换了装束,但头上那支紫钗她从未摘过。
她知道这钗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所以无论什么场合,什么情况,她都不会摘下那紫钗,她就犹如荷塘里的一朵洁白无瑕的荷花,让他爱不释手。
鹜地,琵琶声变了语调,有些激昂,古筝声也随之加重了音调。
宁采诗翻飞到那被三十六盆海海棠花围着的空地上,一向在剑术上颇有造诣的她将手中的剑耍得游刃有余,那一身的衣裙不但没有影响她发挥,反而成了点睛之笔,在她辗转翻飞之时,裙摆随之飞舞,划过空际,就犹如一朵朵绽放的白莲花。
音乐越来越急,宁采诗手下的动作也开始变化莫测,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动作之快、连贯、熟练,让人难以效仿和想象,就连常年与兵器打交道的那些将军们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让人惊喜的,不止这些?
剑尖直指花茎,截下一朵绽放地十分艳丽的海棠花,投掷空中,乱剑削斩。
起初是一两朵,接着便是三四朵,到最后一并十朵花截下。海棠花在空中乱飞,宁采诗跃到半空中,像一只飞舞在海棠花中的蝴蝶,将所有花“斩杀”成片片花瓣。
宁采诗落地,用长剑的剑身去接花瓣,然后投掷于地上动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众人好奇,走近一些去瞧,才看清地上的花瓣渐渐被拼接成四个字——借花献佛!
借花谢佛,好一个借花献佛!
穆萧峰大悦,今日是他寿辰,献的自然是他,把他比作佛,岂有不高兴之理。
最后,宁采诗又翻飞到池塘边,剑尖划过水面,溅起一层层水花,一串串水珠落入花瓣之中,阻挡了清风的吹拂,在阳光的照耀下,花瓣间仿若镶嵌了无数的小水晶球,泛出微弱的光芒。
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