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乾和穆梓惊愕,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两人转头,见到宁采诗面不改色地一边往里走,一边说:“这次刺杀的人并不是简单的暗卫,而是一批死士,他们段家人还真是给二皇兄下了血本了。”
穆乾和穆梓愣住,“暗卫”和“死士”这两个词从宁采诗嘴里冒出来,真的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不可置信。
宁采诗见他们兄弟二人像是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不由皱了皱眉,问:“你们两个那是什么眼神,我很奇怪吗?”
她不奇怪,只是很另类而已。
穆梓回过神,回道:“你不奇怪,我只是很奇怪你是怎么知道暗卫和死士的?”
宁采诗却是有些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回道:“六哥,我就不明白了,你们为什么每次都能忘了我除了宁采诗这层身份,还有第二个身份?”
经宁采诗这一提点,穆乾和穆梓才恍然大悟,倒是忘了,她曾经是个叱咤风云的女人。
“九弟妹,我还是很好奇,一千年前,你一个女人是如何做到……那么高的成就的?”
“六哥,我以前可是巫族的圣女,从小就经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训练,还有,我们巫族的本领不是世人可以小看的,当年流传的得圣女者的天下的谣言也并非谣传,所以,这辈子你们碰上我,绝对是上天给你们的最大的恩典。”
穆梓心中感叹,头一次从宁采诗嘴里知道关于巫族的事和当年圣女的传言的真实性,看着眼前这位年龄不大却有些比他们都大的心理年龄的人,突然感觉自己就犹如一只蝼蚁一般,根本算不上什么。
她说的很对,这辈子让他们遇见她,是上天给他们的最大的恩典。
宁采诗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她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件事他们兄弟二人如何处理。
“别说我了,说说你们打算这次怎么处理这件事吧?”
穆梓摇摇头,回道:“目前,我们还没来得及想对策。”
宁采诗听了,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然后说道:“你们先把你们手中暗卫的情况说给我听听吧。”
这时,穆乾开口说道:“总归这些事你早晚都要知道,我也不该再瞒着你了,暗卫我们手上的确有,但背后掌权的人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外公……”
穆乾和穆梓的外公叫上官宏基,以前是朝中一员文官,穆萧峰刚刚登基之时第一次选妃,上官家的两个双胞胎女儿也郝然在列,并且被选中,也就是后来的明妃和宸妃。
上官宏基也是出了名的为官清廉,自己一步步登上一品大员的位置,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奈何,两个女儿在宫中受宠,并且都先后诞下皇子,以至于树大招风,惹得段家、凌家和佟家的不满,为了保护上官家的势力,便培养了暗卫。
再后来,凌家覆灭,明妃难产而死,上官家遭重创,佟家也趁此看清局势隐退西北边疆,上官家意识到段家势力强大,为了保护宫中宸妃和三个外孙以及穆灵雅这个外孙女,不得不辞官回乡,带着一家老小回了黄州经商,如今,上官家已是越国四大富商之一。
虽然如此,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过要踢替明妃报仇,暗地里继续培养暗卫。
而现在暗卫分为三批,一批在穆梓手上,一批在穆乾手上,最后一批留在了黄州保护上官家老小。
宁采诗记得萧家的武夷山庄好像也是在黄州,明珠曾说过萧家在黄州有一个姓上官的世交,当初她没怎么在意,不会就是穆乾的外公吧?
那青洪帮难道是……
“穆乾,青洪帮是你们的人对不对!”
穆乾和穆梓一愣,宁采诗这完全不是疑问,而是肯定,他们还没说到青洪帮呢,她就想到那上面去了,穆梓不由得佩服她的头脑,回道:“九弟妹呀九弟妹,你这样,真的让我们很惶恐呀,完全跟不上你的思维,青洪帮是我手上那批。”
宁采诗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她之前听明珠和明瑟讲过武夷山庄的历史,武夷山庄随时江湖上的一股小势力,却也从未听过有青洪帮这个世交,原来这才是真相。
宁采诗思量了一番,道:“段家一百多年积攒下来的势力不容小视,所以我们不能暗地里动手,那样没有胜算,但若是明里想要打击他们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处理这件事必须要慎重。”
“九弟妹,你说的这些我跟九弟都知道,若不是因为段家势力雄厚,我们也不至于忍他们到现在,如今能与段家相较量的也只有手握西北大营重兵的佟家,但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佟家不会回京的,如今京都,就算是杨阁老,都不可能斗得过段家。”
宁采诗听了,眉头紧皱,看了眼穆乾,又转向穆梓,道:“六哥,正是因为他们为所欲为、称雄称霸久了,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段家再势大,也不可能大过皇权,自古以来,臣大过君,不是臣死便是君亡,父皇这些年对段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我看得出不是软弱的君王,一旦涉及到触碰皇权利益的事,父皇绝对不会让步,这是我们唯一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