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玥儿进来,给众人沏了茶,“老爷、夫人,这是咱们的柿树山茶场送来的春茶。”
周泽普闻了一下茶香,对诗蓝道,“比杏儿沏的秋茶差了不少。”
玥儿道:“老爷,这是他们送来最好的茶了。”
尚杏喝了一口,“汤色寡淡,不过这不怪茶场没有尽心。去年冬天的大雪带来的长期低温,造成了茶树根冻害以至于春季萌芽不整齐。有些受冻害轻,虽然能发芽抽梢,但生长缓慢,抽出的新梢逐渐凋萎枯干。所以今年春天的茶就不好喝了。”
周泽普道,“这如同人一样,如果体质受到严重的损坏,后期即使能够治愈,健康也越来越糟。”
诗蓝笑道:“杏儿还懂得不少,家乡种茶?”
尚杏道:“回夫人,杏儿曾跟随家人去过信阳,信阳毛尖雨前茶也吃过几回,爷爷说茶叶也入药,我就留心一些,就向茶山上的采茶女请教过。”
周泽普道:“信阳是中华产茶区的最北端,倒也有不少名茶,如那太白银毫、香山翠峰、雷沼喷云。三月,茶芽开始萌发,若遭晚霜危害,轻则造成芽叶叶尖变红,重则造成成片芽叶焦枯,产生麻点,没有了看相。从结果上看,和我们茶场的春茶类似。”
诗蓝道:“你说的那些名茶,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周泽普呡了一口茶:“各地都有名茶,很多是养在闺中人未识,有机会,给你买些过来。”
玥儿退下,诗蓝端起茶碗:“茶的事,以后再说,还是说刚才的事,培训班有了去处,纵队医院你准备建在哪里?
周泽普道:”在民乐园新村附近建造,一来与其他生活设施配套,二是地方宽绰。”
翠莲道:“我听成能说,这次建新村用了水泥,不但便宜,而且还很好使,粘合力比石灰好多了。”
周泽普看看讨论的差不多了,起身道:“诗蓝、尚杏,翠莲,你们在商议一下招生的事情,我去新村看看去。”
民乐园新村已经出具规模。
周泽普带着纵队军官们走在新村的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上。
陈思忠指着一排排新房,“大帅,这建房的速度够快的。”
周泽普道:“是快啊,正月的时候,砖瓦、石灰、石头、黄沙、木料都在存放在村南空地上,堆积如山,如今那里都空荡荡的了。”
来到一座庭院前,老秀才道:“走,进去看看去。”
新村的庭院按照古典民居的风格建造,每户是独立的的四合院。
正房前面是一个院子,院子东西两侧分别有厢房房,全部是砖木结构。
这种小院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北方农村,到处都是。但是对于十七世纪的普通还住在草房子里地窝子里的小民来说,无异于天堂。
老秀才道:“《汉书·货殖列传》曾讲‘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有了新居,那批工匠都能安下心了。”
丁甘来问周泽普:“大帅,我要娶媳妇了,这次分房有我的吗?”
周泽普看向马成能,“成能,这次安置那些技术工人家庭后,房子有剩余吗?”
马才能摇摇头:“一期的房子太紧张了,没有空房了。其实,小丁,你没有必要着急,第二期的房子更好,是大帅专门为我们纵队已婚的官兵建的,房子重要的部位都是混凝土浇筑的,院子中间还另配了小花坛。二期单独建成一个小区,与外面隔绝开。”
小丁道:“原来是这样,那就等二期吧,分更好的。”
出了小庭院,众人沿着新铺的鹅卵石小路来到大戏院前的小广场。
老秀才对众人道:“按照大帅的要求,我们修建了和新村配套的建筑,有小学校、纵队医院、大市场和这个一个容乃千人的大戏院。”
走进大戏院,感觉一阵阴凉。
马成能道,“这次大戏院建造中,还首次使用了使用了混凝土预制件楼板和超长的混凝土屋梁,所以才那么宽敞。”
刘南金站在大戏院正中,望着天花板道:“好高好宽!以后我们的军械厂也要按照这样的标准建造,大帅,你看如何?”
周泽普道:“没问题,大车间更有利于生产。”
丁甘来问:“大帅,这水泥屋顶防水怎么样?会不会渗漏?”
周泽普用手摸了一下混凝土立柱道:“水泥加水搅拌后,能把砂石砖块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用它和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如果处理得好,一般不会渗漏。”
老秀才道:“我们在各地的粮库,如果用了水泥建造,就不怕雨雪,也可以减少鼠害和霉变带来的损失。”
陈思忠若有沉思,“大帅,以后我们占领一个地方后,是不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水泥为派遣军修建庇护所和防御堡垒。”
周泽普道:“思忠说得不错,水泥将成为纵队开疆拓土的重要物资。我们生产水泥,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和加强城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