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德府虽然说市场萧条,但是酒楼、青楼的生意还是很红火的。
当天晚上,知府李铭在归德府最豪华的酒店江南人家,设宴招待孙传庭一行。虽说孙传庭已经从北明朝廷辞职,但是李铭却丝毫没有人走茶凉的怠慢。能被华夏帝国皇帝周泽普尊重的人,自然也值得李铭尊重,除非他一门心思跟朱由检倒霉下去。
酒用的是仁怀茅台镇新出的茅台酒。
华夏帝国军队解放仁怀后,此时,仁怀地域的酿酒业到达村村有作坊,茅台地域独步天下的回沙酱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帝国工业部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进行收归国有,成立国有茅台酒厂,周泽普就提出将茅台酒定为国酒。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周泽普为何这么做,等真正喝到茅台酒才知道,那真是一个好。品茅台酒,有三式,一为抿、二为咂、三为呵。三式要丝丝入扣,从容而浑然一体。周泽普在宴请北清的郑亲王时候,就安排上了五瓶茅台。原想十位宾客,每人半斤足够了,不料郑亲王嗜酒如命,自己一个人喝了二斤,还不见醉,“陛下,为何这般吝啬?酒还不管够?”
周泽普大呼,“亲王海量,真乃酒中仙也。”只好又加了五瓶,郑亲王方尽兴而归。
会议结束,郑亲王回北清的时候,周泽普以十箱茅台酒相赠。
茅台酒因为郑亲王这个酒仙的缘故,在北清流传开来,招待贵宾,无茅台不成宴席。郑亲王更是顿顿离不开茅台酒。
一次,范文程赴郑亲王宴席,遇到帝国辽东总督丁甘来。丁甘来代表帝国皇帝,对范文程促成北清地方政府加入华夏大家庭表示了感谢。范文程感动之余赋诗一首,“飘零辽左无家客,地老天荒剩劫灰。
几度药言非玉屑,十千茅酒负金罍。
唯闻息壤茉抚遍,尚有阳和黍谷回。
难得相逢又相别,五云深处且衔杯。
丁甘来转和范文程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锁名缰更醉人。
缅怀深叹同文古,来往频增友谊新。
四座春风如意好,一堂喜气见情真。
何时乘兴君南去,自有茅台供洗尘。
丁甘来和和范文程饮酒赋诗,一时间在华夏帝国传为佳话。
茅台酒的供应量有限,只有一定级别的贵宾,才有资格引用,不是你有钱就买得着的。
“大华夏会议在金陵圆满召开,不知孙大人有何感想?”李铭已经喝得面红耳热,放下筷子,问孙传庭。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传庭拿出《华夏日报》特刊,递给李铭,“这是帝国皇帝陛下写的社论,是我辈的行动指南,李大人可以看看。”
李铭双手接过报纸,仔细地读了两遍,“建立统一的华夏帝国,反对分裂、反对割据,打到军阀。好,我李某人茅塞顿开。不过,朱家那些王侯们,很难放弃他们的权力。最终还是要诉诸武力。”
孙传庭道,“是战是和,由不得他们了。李大人,你应该听说了吧,北清的豪格和漠北的三大汗王都派人参加了会议。豪格虽然自称北清的皇帝,但实际上已经自认为地方政府,现在只有北明的朱由检还以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的皇帝。”
李铭笑道,“现在大家都明白,只要帝国停止对北明的支持,朱由检的小朝廷一天也无法运转。只要各地府县心向金陵,朱家纵然费尽移山心力,也是枉然。”
孙传庭端起酒杯和李铭碰了一下,“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句。如今,华夏帝国对华北各地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深入到骨髓。”
“不错,小到柴米油盐,大到国计民生,何处没有帝国的影子?”李铭干了一大杯,“拿眼前的酒席来说,喝的是帝国酒业出产的茅台酒,吃的鱼翅是帝国远洋渔业在太平洋捕捞的。照明的灯,是帝国工业的产品。平时出门,用的钱是华元和白金币。坐的是帝国的马车,穿的是帝国纺织的服装。就是我等的薪水,也是帝国提供的赋税。”
“皇帝陛下不愿我华北民众生灵涂炭,所以一直保持着对京师的援助。”孙传庭道,“但是这样的输血总有个尽头。听说,南洋总督周延儒大人,曾写奏折,请求帝国政府从明年起,不再往北明输送一粒粮食和一分钱。帝国参议院已经开始讨论此事。”
“帝国皇帝陛下不会抛弃华北民众的。”李铭道。
“李大人说对了,皇帝陛下英姿盖世,武定四方,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岂能坐视华北民众生活在水火之中?我今日受皇帝陛下及帝国众议院筹备会的委托,专门邀请李铭大人出席筹备会。”孙传庭从侍从手里拿过公文包打开,郑重其事地将邀请函交给李铭。
我好好幸福哦,李铭忽然有一种要去呐喊的感觉,那种冲动是第一次和夫人啪啪啪时候才有的。就是他在京师考中进士的时候,也没有过这种快意。
“这众议院议员每个府都有只有一名吗?”李铭问道。
“原则是这样。议员必须拥护帝国皇帝,任何帝国或州府县的官员,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