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贵地块上的住户挂横幅的事件调查进展也非常的顺利。李贤向我介绍说,这七八户住户都是农机厂的下岗职工,经过调查,这些住户的儿女家属和亲戚没有一个在党政部门当官的。这些房子原是农机厂的家属宿舍,一共有六十多套,每五套一栋,都是平房,每套六十平米。现在已拆了十一栋,还剩下两栋十户住户。这十户住户已经有两户签订了以房换房的协议,家里的东西已全部搬走,将钥匙交给了丁贵的公司。现在这两栋平房里只住了八户人家,他们也同意以房换房,但要求却很高。除了一比二的比例外,他们还要求补助装修费二十万元。丁贵没有同意。他说:我不是政府机关,我不能自己出钱盖房子给你们住。我是开发商,开发商是要赚钱的,为了你们我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让步,宁可自己少赚一点,也要让利给你们。你们提出这样高的条件,我绝对不能答应!于是这八户人家横下心来:你开发商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不签协议!我们这是房改房,县房产局发了证的,谁拆了我们的房子谁违法,县里、市里告不倒你们,我们要告到省里去,告到北京去!
经过了解,这八户住户有两户的户主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复员退伍的军人。这两人仗着当过兵,走过南闯过北见多识广,就脖子上面抹猪血——冒充砍头鬼呈能,除了自己不签协议外,也不准那六户签协议。
李贤告诉我:这两位复员退伍军人,一位叫石坚,现在是一家锰矿的小老板;一位叫郑勇,现在是一家房产开发公司的基建包工头,都是五十来岁年纪。他们两人还是全县有名的老上访专业户。十年前农机厂的农机产品没有市场份额,加之厂里负债累累,不得不宣告破产。在搞身份置换的时候,这两人联手当了出头鸟和出头的椽子。他们说不要那八万元的下岗补助,要县委、县政府安排他们到党政机关工作。他们两人明明知道行不通,可他们偏偏要这样说,还偏偏要这样做。当时的县政法委书记和分管工业的副县长给他们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讲了很多很多,可他们就是不听。两人还振振有词地说,我们是当过兵的,是扛过枪的,是放过哨站过岗保卫过祖国的边疆的,如今要我们下岗,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安排我们到党政机关工作,大家都平安无事;要我们下岗,我们就去上访,到省委、到中央!
八万元的下岗补助他们领了,可他们照样去上访,先是到省里,吃了几次闭门羹之后,就上北京。到省里到北京,他们住的都是宾馆。县里领导去北京接他们的时候,他们提出要参观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著名名胜景点,否则就不回;回来的时要求先坐飞机到省城,到省城时要求坐软卧火车到市里;到市里后要求县里用小车来接。那几年,县财政在他们两人身上花费了十多万元!
我听了之后非常的气愤,那时候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怎么不对他们二人采取强制措施而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呢?可以说,当时的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心肠太软,把他们两人都惯坏了,增加了我们今天做工作的难度!但我是杨一帆,再也不能满足他们二人的无理要求,说什么也得把他们拿下!
看准了主要矛盾,就得要紧紧地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旧城改造指挥部组织了一个强有力的工作队,专门做这八户钉子户的工作。派出所的民警也参加了,他们从标语和横幅展开调查,指出“旧城改造是贪官借机敛财,我们坚决不上腐败分子的当”这条标语横幅,是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诬蔑,触犯了法律,调查清楚之后,要追究法律责任!派出所的同志给横幅拍了照,因为石坚和郑勇不在家,就找他们六户了解情况:这条横幅的内容是谁拟的?在哪里制作的?钱是谁出的?是哪些人挂出来的?面对派出所民警的询问,这六户住户就已经被吓得不行了,听说还要追究法律的责任,就以为要坐牢。如今这小日子过得这样滋润,可不能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情就去蹲大牢,那真是太不划算了。于是他们就把责任推到了石坚和郑勇身上:“横幅的内容是石坚和郑勇两人拟的,是他们找人制作的,又是他们两人把横幅挂起来的。我们六户每户出了三十块钱……”
做工作的人员说:“你们出了钱,你们也有责任!”
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住户说:“干部同志,以前我们放松了学习,不晓得党的政策,听了坏人的话,稀里糊涂地犯了错误,你们就原谅我们这一次吧!以前我们都是听党的话、跟政府走的,还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你们不是要我们签协议吗?我们现在就把协议签了,不要追究我们的法律责任,好不好?”
其余五位也跟着说:“对对对,我们马上把协议签了!干部同志,求求你们原谅我们吧,下次我们再也不敢了!”
这正是工作队的同志们所要达到的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他们说,看在你们过去也为宏远县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份上,我们刚才打电话请示了书记和县长。书记和县长非常关心你们这些曾经为宏远县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老同志,说只要你们把协议签了,就不再追究你们的法律责任!
这六户住户的老人们连连说:真是我们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