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浩回到余家,余河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以往余浩外出回家,不管是因为什么事,都会来自己这里看看,父子俩聊会天,说说在外面遇到的人和事。自从余浩母亲不在了,父子俩亲近的时候也越来越少,以前总感觉是余浩长大了,现在想想,也许不尽然。
尽管心里有些疑惑,余河还是没去过问。自从上次余浩受伤康复以来,似乎变了一个人,以前余浩虽然是个宅修,一直埋头提升自己的实力,但为人并不内向,与家族中的年轻一辈也交往甚密,在年轻一代中不仅修为领先,威信也是最高的。
可最近一段时间,余浩要么闭关,要么外出,与自己的交流也少了,更不用说与年轻人们相处了。如果不是确信这就是自己的儿子,余河还真觉得受伤回来的,是另外一个人。
余河不知道的是,他真的猜对了,现在的余浩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原来的余浩了。
余浩此时正在兴头上,回味着在丹阁所见所闻,思考着颜菲儿对自己讲的所有关于炼丹的细节。余浩不想休息,尽管这些天一直在紧张中度过,但现在对炼丹的渴望代替了一切。他对赶来问候的碧儿简单吩咐了几句,就进入密室,从里面关闭,再没有出来。
余浩身前摆着三样东西,灵药目录,基础控火诀,初级炼丹术。基础控火诀他直接忽略了。首先拿起的是灵药目录。
要成为炼丹师,首先要识药,如果一名炼丹师对药材都认不准,说出去就成了笑话了。丹阁的灵药目录记载了五万多种灵药,每一种灵药的外形、产地、生长环境、药物属性等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洋洋洒洒四十多万字,堪称海量的信息,让余浩乍舌不已,前世华夏药王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收录的药材才1900种,可见仙凡有别,凡人穷极一生,费尽辛苦,所做之事,难及仙人百一之数。
这些灵药不仅要记忆无误,还要明晰药性阴阳、寒热、生克之理,极为繁杂,偏偏记忆又不能有丝毫偏差。尽管余浩神魂强大,记忆力超群,仍然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全部记了下来,又用了一天时间在脑海中温习重现,确保无误。
现在你只要随便说一种灵药,相关信息就会立刻出现在余浩脑海中。不说倒背如流,任你随意指定一种灵药,余浩都能准确无误将它的全部信息说出来。
初级炼丹术真是初级,通篇只有三页纸,记载了辨药、配药、提纯、融炼、成丹、出丹六个环节。掌握了灵药目录的内容,前两关就迎刃而解,主要是识别药材是否符合丹方要求,药性有无相克。提纯和融炼主要是指对药材精华的提炼,是一个去芜存精的过程。一般来说,提炼的药液或药粉纯度越高,丹药融合的难度就越低,成丹的品质就越高。
成丹是融炼的结果,一些炼丹师有独特的成丹秘诀,对初学者就是保证药液最大限度祛除杂质,分而成丸,再经火焰灼烧成丹,成丹数量取决于炼丹者的精神力强度和炼制的熟练度,也就是炼丹者自身的品阶也很重要。
初级炼丹术看似简单,想要真正掌握却需要实践的锻炼,嘴上有手上无是不行的。余浩又花费了一天时间,仔细回忆了在丹阁“偷师”学到的东西,回味了颜菲儿对自己说的话,不断在脑海里模拟炼丹的全过程,信心从无到有,慢慢增强,余浩感觉自己可以上手练一练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余家自然是没有地火,甚至没有专门的炼丹房。余家在东临几百年了,祖上从未出现一个炼丹师。对于修炼火属性功法的家族,也属罕见之事。
余浩从丹阁回来时,购买了一些特制的炭火,有颜菲儿的提醒,这些必备的东西余浩自然又作了添置,耗尽了身上的所有灵石。
“轰”二阶炼丹炉凭空出现,蹲在了修炼室正中。
余浩狠狠地搓了一把脸,又双手对搓了一会,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情绪。略一转念,在心里默默地止血丹的丹方推敲了一番。
止血丹是六种丹药里最简单的,因为炼制止血丹只需要三种药材。一味主药,两味辅药,早期的时候,止血丹还不能称之为丹,只是药师提炼而成的散碎粉末,故称止血散。后来随着炼丹技艺的提升,有炼丹师将这简单止血散进一步提纯,并凝炼成丹,效果比原来提升了几倍。但价钱却只比过去上涨了三成,性价比极高,所以止血丹也往往成了新晋炼丹师最常炼的丹药。
第一次炼制,余浩心里太过紧张,火云诀猛烈霸道,在提纯药材时控火不足,药材直接焚成灰烬。幸亏没有人旁观,要不绝对会臊得余浩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余浩枯坐反思,一刻钟后再取出一份药材,这一次余浩加强控制,只释放出二成灵力,催动炭火缓缓锻烧,一边锻烧,一边渗入精神力,将锻烧出来的杂质小心的剔除出来,如此往复,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将三种药材全部提纯完成,炼丹果然不是容易的事,只是最简单的丹药,只是第一步,就如果费心费时,以余浩的神魂强度,这点消耗根本不算什么,但因为心情紧张,竟然感觉到有了一点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