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回
铁兰亭终嫁佟鼎哥前师爷煽动闹佟宅话说孙秀菊搀扶着稍微清醒了的姑奶奶返回了即墨,并讲述了姑奶奶被救的经过,尽管她没有亲眼目睹那位大恩人救人的情景,只是讲姑奶奶被人救后倒地的事,铁家、宋家和孙家人也能想像得出当时必是极其惊险的,他们特别感谢那位舍身救人,却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肯说的大小伙子。
晚上八点多,孙家酒行的管账先生宋宝元从崂山送完酒返回即墨,一进门就急着到酒行后院宅屋探望孙秀菊的姑奶奶,他是孙秀菊的姑奶奶宋小娥的娘家侄,称其为老姑。
原来,孙秀菊见姑奶奶不见了,从即墨一路打听,这才知道疯了的姑奶奶竟到了崂山,她来到宋宝元住的旅馆,请他一起帮助寻找。
宋宝元在外面转了大半天,也未见到他疯了的老姑宋小娥。
傍晚时分,宋宝元和孙秀菊再次出去寻找时,正巧看见一匹毛了的马直奔宋小娥,吓的他边跑边连声大喊:“老姑,危险!”
因为还有30多米远,宋小娥没听见,其实,就是听见了,她也不会理会的,此时此刻的她,已经是毫无任何意识的疯婆婆。
孙秀菊也看见了,也跟着边跑边大声的喊,也许是太紧张了,一下子跟一位路人撞了个满怀,尽管她比宋宝元灵巧,还是慢了十几步。
他俩见疯老太太没啥大碍,一起搀扶起来,又跟了一段,见老太太的疯劲儿缓和一些,这才雇了一辆带蓬的马车,让孙秀菊陪着送回即墨,宋宝元留下来继续忙自己的事。
被救的疯老太太上了一辆带蓬的马车,由孙女孙秀菊陪着送回即墨。
疯了人也是人,饿了也得要吃饭,困了也得要睡觉,多少恢复点意识的疯老太太,喝了孙女递给她的凉开水,又吃了两个白馒头后就睡着了,这一觉一直睡到即墨也没醒。
宋宝元从崂山赶回即墨后,担心他的老姑的病情,连自己的家都没回,就直接到酒行来了。
宋宝元见他的老姑睡的正香,又从孙秀菊那里得知路上也没啥大碍,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在酒行的会客室,宋宝元有声有色地对铁家、宋家和孙家人详细讲述孙秀菊的奶奶、也是自己的老姑宋小娥被救的经过。当他讲到那位救人的大小伙子飞身扑向的时候,站起身来连说带比划的,还说了一句:“别看这位救人的大小伙子是个大块头,可身轻如燕,一扑、一滚、一落,干净利索,毫发未损,十之八九身怀高超的武功,是个武把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宋宝元这么一说,铁兰亭心里一动,赶紧问他:“这个人长的什么样?”
宋宝元回答说:“长什么样?事发突然,现场又乱哄哄的,我也没太仔细打量,再说了,他走的又急,我只是跟他打了个照面。这么说吧,一句话,是个典型的咱山东地面的大汉。凭我几十年阅人的经验,我一打眼就看出,这位救人的大小伙子是个憨厚、重情重义的人。对了,我看到他的左侧耳根脖颈处有一块手掌大小的紫红胎记,特别的显眼,还有,他的眼眉挺粗也挺浓,且外侧两眉角的眉毛稍长。”
铁兰亭心里又是一动,忙追问道:“紫红胎记?您是说他的左侧耳根脖颈处有块手掌大小的紫红胎记?您看清楚了?”
宋宝元并不清楚铁兰亭为什么会对这位救人的大小伙子这么注意,他回答说:“兰亭,我不但看清楚他脖颈处的紫红胎记,还知道他叫佟鼎,是从章丘来的。”
铁兰亭就好像突然触电似的,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连追问三个为什么:“您再说一遍,他叫什么?是从哪里来的?您又是怎么知道的?”
宋宝元这才注意到铁兰亭的反常举动,隐隐约约之中,他似乎感觉铁兰亭跟这位救人的大小伙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却又不便深问。
宋宝元愣了一下,回答道:“兰亭,说来也太巧了,这位救人的大小伙子就住在咱们酒行长租房间办公的那家旅馆,我是从收发室客人登记簿查到他的名字和老家住址。”
说到这里,宋宝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哎,如果不是急着跟客户结账,身上又带着一大笔货款,我真应该去看看这位大恩人,真是太遗——”
他下面的“憾”字还没说完,就见铁兰亭喊了一声:“佟哥!我的佟哥啊!”哇的一口鲜血喷了出来,身子一软,像个无骨的肉人似的瘫倒在地上,顿时人事不醒。
众人吓坏了,赶紧将她抬到长沙发上,又赶紧将她老中医的姥爷请来,前后忙活有一个多点方醒过来。
“我要去找我的佟哥!找我的佟哥啊!呜——!呜——!呜——!”这是醒过来的铁兰亭说的头一句话。
铁冠雄夫妇立马明白,救疯婆婆的这位大恩人就是佟鼎,还是铁冠雄夫妇耐心劝解,等她病稍微好了一些,第二天再去,何况,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何况即墨离崂山有70余里,黑灯瞎火的怎么去?这才把她劝住了。
佟鼎是因为铁兰亭误解他是风流花心汉跟他解除了婚约,为了排除心中的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