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回
孔明会“逼宫”总坛主蒋凤鸣查验丢货事话说经过专门特务训练的诸葛洪涛,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只知道往自己腰包划拉钱的贪婪鬼,在他的眼里,那是傻瓜才干的小儿科的鬼把戏。如今的他,盯的是未来国民党掌控哈尔滨时,当上比昔日自己曾经的高丽屯乡公所所长更大的官,就是高丽屯的乡长,见到自己也得卑躬屈膝、点头哈腰的,到了那时,不用自己吱声,就有大把大把的钱送到自己手里。
在诸葛洪涛的眼前,似乎闪现出未来的“诸葛县长”、“诸葛长官”的美景,“哈哈!哈哈!哈哈——!”躺在炕上的他,竟不由自主地发出得意的笑声,把正在熟睡的妻子都吵醒了。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划,诸葛洪涛的孔明会开坛了。也许是因为他昔日的名风太臭,或者说是因为眼下五花八门的这个会、那个道的太多了,走进孔明会总坛的看热闹的多、观望的多,报名参加的却瘳瘳无几。
不过,这也只是诸葛洪涛投石问路的招数,先看看人们反应如何?
三天后,在高丽屯众乡亲眼里向来抠门、吝啬的诸葛洪涛,在总坛大门口贴出醒目的大告示,上面书写出这样一番话:
本坛以颂扬我中华历史一代名相诸葛亮,特请洪书轩老先生担当“孔明会”的学术顾问,即日起开讲《话说一代名相诸葛亮》,时间为晚上7点至8点30分,连讲10天,凡参加者,不分老少,均奉送道家斋果一份。
85岁高龄的洪书轩老先生,是曾经的第三任高丽屯私塾校长,从校长位置退下来已经8年了,在高丽屯众乡亲中享有很高威望。他老人家学识渊博,对中国历史颇有研究,尤其是对一代名相的诸葛亮更是顶礼膜拜。
诸葛洪涛花重金,请他担当孔明会学术顾问,是他打出的开坛第一张牌,对像退出政界的卸任柳乡长以及围着柳乡长转悠的众乡绅、商户等这一群高丽屯所谓的精英人物颇有影响,也让他们对他刮目相看,昔日的坏印象开始有所好转。而由几块清真点心加一、二枚水果组成的所谓的道家斋果,虽说是不怎么多,却对类似老奶奶、小媳妇和孩子们这部分所谓下里巴巴的乡下姥们颇有点吸引力,她们才不管什么话说一代名相诸葛亮,她们是冲这份不花钱的道家斋果而来的。
讲学完了后,诸葛洪涛又打出开坛的第二张牌,他请江北太阳岛上道观圣清观的玄清道长讲道,凡参加布道讲座的每人奉送道家晚餐一份,又吸引不少的人。
据有关哈尔滨地方志宗教史料曰:松花江哈尔滨北岸太阳岛上的道观圣清观,位于太阳岛东侧大坝和滨州铁路线中间的一座孤岛,四周环水、环境优美、动中取静。内有龙王庙、聚贤堂、圣母殿等5个殿堂,其中,龙王庙已有百年历史,其余是后来陆续建成的。
玄清道长并不知道诸葛洪涛背后的算计,只是认为这是向老百姓传讲道家学说的好事情,也是难得的机会,岂能错过?
接着,诸葛洪涛打出了开坛的第三张牌,宣称孔明会的宗旨是借诸葛先祖武侯诸葛亮的神灵,避祸免灾,保一方平安。同时告知,凡参加孔明会的信徒,除每天奉送道家餐饭一份外,对虔诚的信众,每月奖励面粉一袋。
高丽屯是哈尔滨通往呼兰的交通要塞,商铺林立,南来北往的人很多,如此一来,诸葛洪涛的孔明会名声大震,就连呼兰和江南市区也知道江北高丽屯有个孔明会,仅三个月的时间,信众就达百余人,而向来对他没有什么好感的卸任原高丽屯的老乡长柳树清竟也参加了孔明会。
原本已经退休颐养天年的、人们尊称为老乡长的原高丽屯乡长柳树清,一开始并不买诸葛洪涛的孔明会的账,然而,一见曾经围着他转的众多乡绅和商户,为求平安陆续参加了孔明会,莫名其妙地生有一种被抛弃的失落感,思前想后,索性也参加了孔明会,这对于刚刚开坛的诸葛洪涛就如同雪中送炭一般,乐的屁颠颠的,立马聘为总顾问兼首席护法,坐上了孔明会第二把交椅。
光往外送钱,不进钱,总有花光的一天,在老乡长的提议和主持下,利用高丽屯的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由众信徒集资,诸葛洪涛也拿出部分资金,购置了一辆四轮洋马车、三辆胶轮大板车,还有三条小舢板,用来拉客、运货、摆渡,随后,又盘下一个大车店。
如此一来,信众们有了营生,除了交给孔明会之外,自己所得部分也可维持生活,彼此都受益,他们成了孔明会的基本信众。
根据总顾问兼首席护法、老乡长的另外一项提议,将孔明会的信众分为骨干信众、基本信众、一般信众三类。
骨干信众为孔明会大小头目、领班。基本信众为支持孔明会的乡绅、商户,还有这些辛勤劳作的众乡亲,其余为一般信众。
骨干信众和基本信众,是孔明会赖以生存的根基,诸葛洪涛为他们发绣有诸葛亮手拿的白色孔明羽毛扇图案黑布袖标,并在晚上专门为他们布道,点燃许愿保平安的孔明灯。
也幸亏有总顾问兼首席护法的老乡长为诸葛洪涛掌舵把关,他才没有像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