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我的爷爷叫龙麒 > 正文 第156回

他的心目中自然而然的将蒋鹏飞跟李铭信作了这样一个对照:

虽说是蒋鹏飞跟李铭信,眼下都是国民党的将军,一个是中将,一个是少将,然而,蒋鹏飞是个久经沙场的将军,李铭信的少将军衔却只是个虚衔,又是个乳臭未干的、从未上战场真刀真枪干的大男孩。

虽说是蒋鹏飞跟李铭信目标是一样的,都想举行武装暴动,从共产党手里夺回哈尔滨。然而,蒋鹏飞手下有30万人马,而且,又有枪又有炮。再看李铭信,手下也只有3000信徒,所谓的武器,也只是长茅、大刀、弓帑剑戟、土枪、土炮之类,相比之下,就跟烧火棍似的。

于是乎,在牛广财的心目中,如果将蒋鹏飞比作大山上一棵苍松,李铭信充其量只是一棵小小的小嫩树条;如果将蒋鹏飞比作海上的一艘大轮船,李铭信充其量只是一条小小的小舢板;如果将蒋鹏飞比作傲翔天空的一只大鹏鸟,李铭信充其量只是一只小小的小麻雀。

于是乎,想借船出海的牛广财,弃李铭信的这条小舢板,改登蒋鹏飞这艘大轮船;想借梯登高的他,弃李铭信的这个小梯子,改登蒋鹏飞这个大梯子。已经是李铭信的“御林军”总统领的他,又喑地里叛主,投靠他昔日的顶头上司,并被授于作战处中校参谋的军衔。

蒋鹏飞早就从各个渠道得知李铭信这个年仅20岁的“活佛”、“真人”、“皇帝”的一些情况,他很钦佩这个18岁就已经是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先遣军第二路少将参议的、万人中难寻其一的少年才俊,想拉他投到自己麾下,为自己效劳。不过,他也知道这个人年轻气傲,几乎没把什么人放在眼里,想拉他投到自己麾下,两个字:挺难。故此,退了一步,也是两个字:合作,牛广财就成了他和李铭信合作的牵线搭桥人。

在蒋鹏飞的心目中,跟牛广财一样,并不信李铭信的那一套鬼话,更不信他是什么“活佛”、“真人”、“皇帝”。不过,李铭信搞的黄枪会却是哈尔滨,乃至整个北满地区最大的道会门之一,手下有3000信徒,颇具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黄枪会跟其他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道会门有所不同,就是想独自伺机举行武装暴动,配合国民党大军压境之机,里应外合,从共产党手里夺回哈尔滨,在这一点上,他和他是不谋而和的,彼此又有互补性,如果,能争取跟李铭信搞的黄枪会合作,一起举行武装暴动,必将增加胜算的把握,这也是他和李铭信可以合作的基础。何况,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蒋鹏飞到处招兵买马,李铭信的黄枪会自然也不能放过,招降不成,最起码的合作也是现实的、不错的选择。

听我讲故事的诸君,我爷爷龙麒和我奶奶穆凤桐年轻时的故事讲到这里,让我想起曾经在网上读到某位网友的一句话: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犯错,有的人是难得糊涂了,有的人是因为内心的贪念导致对现实看不清楚做了错误的决定。

牛广财自以为转投他昔日的顶头上司蒋鹏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其实,他是大错而特错了,蒋鹏飞和李铭信既不是他心目中什么苍松、大轮船、大鹏鸟,李铭信也不是什么小嫩树条、小舢板、小麻雀,而是狼和狈,更是恶魔,只是一个是老魔头,一个是小魔头,他,充其量,也只是他们反革命武装暴动的帮凶、爪牙,并最落成他们反革命武装暴动的牺牲品、殉葬者。

牛广财在会上吹捧蒋鹏飞的实力如何大,并建议李铭信跟蒋鹏飞会面,再联想到他曾经是蒋鹏飞的旧部,引起李铭信的怀疑,就让李亭寺暗中调查一下。

李亭寺是家理教的头目之一,于是,就通过家理教的一位复姓司马的开钱庄的老板,从曾经同行的老朋友汪杰三那里打听到牛广财叛主转投蒋鹏飞的事儿。

起初,李铭信听了挺生气,破口大骂牛广财是“可耻的叛徒”、“忘恩负义的小人”,甚至想撤他的“御林军”总统领的职,轰出黄枪会,还是李秀发、李亭寺劝他方才作罢。

李秀发劝说曰:“正当起事的关头,最忌临阵换帅,何况,‘御林军’左右统领、大小头目都听他的,撤了他恐军心不稳。何况,就是想处置他,待事成后再给他来个秋后算账、卸磨杀驴也就是了。”

李亭寺也劝说曰:“蒋鹏飞不是主动找上门来,跟咱们谈合作吗?咱们正好利用他跟蒋鹏飞这层特殊关系,牵线搭桥,来个顺水推舟,就跟蒋鹏飞合作,共同起事,其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之?何况,合作并不等于顺从他,让他吞掉咱们,您不必多虑。”

李秀发、李亭寺所说的“起事”就是指伺机举行反革命武装暴动,这是他们的行话,也是口头语。

这次冰雪跟201首长会面时,还说起一挡子事,前些日子,黄枪会来了位慈眉善目的六戒疤的游方老和尚,自称宏达法师,来自河北觉山寺,70岁挂零、中等身材、稍胖,会讲经,医术还挺高明,义务给生病的信徒看病、抓药,众信徒特信服他,就连李铭信也特尊重他,专门腾出一间小屋让他住,闲时,俩人还经常切磋佛学经论什么的,不过,这个时候他和刘坤只能在门外护卫。

若问冰雪跟201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