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回
甩鱼钩馋嘴者上钩龙科长妙论钓贼鲨话说就在这时,换班的警卫班的钓鱼迷、绰号“鱼娄子”的班长于轱辘乐呵呵的回来了,左手拿着鱼杆,右手拎着一个小铁桶,里面是他钓上的十几条大小不一的鲤鱼、疙牙子、鲫瓜子,最大的鲤鱼足有2斤重。
于轱辘出生在山东崂山一个小山村,其父没啥文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是位小有名气的巧手木匠,还是位多面手,最善长制作独轮车。据说,于轱辘出生时,他的父亲正在往独轮车安车轱辘,顺嘴就给他起了个轱辘的乳名,上户口报大名,就在轱辘的乳名前加个“于”姓,于是乎,就有了个于轱辘的大名。
于轱辘对龙麒说:“龙科长,立秋前后的鱼特肥,也特爱咬钩,从凌晨3点多钩到现在,也就4个多点,就钓了这么多,今儿咱们中午食堂有新鲜的活鱼吃了。”
说完,还特意让龙麒看看小铁桶里的鱼,龙麒笑了笑,用诙谐、幽默口气,说:“怪不得大伙给你起了个‘鱼娄子’的绰号,本来鱼在江里游耍的好好的,你却拿半截蚯蚓诱它上钩,一转眼,就进了你的小铁桶,再一转眼,刚才还活蹦乱跳的鱼就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松花江的鱼碰上你这个‘鱼娄子’算是倒了血霉喔!”
于轱辘也幽趣的回了一句:“因为它嘴太馋了,哪里知道诱耳后面暗含杀机?否则,松花江里鱼海啦呢,为什么偏偏它咬钩?这就叫姜太公钓鱼,馋嘴者上钩!嘻嘻!”
于轱辘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后半句改成“馋嘴者上钩”。
望着于轱辘离去的背影,龙麒不经意的重复了一句:“这就叫姜太公钓鱼,馋嘴者上钩!”
他灵机一动,心里暗暗念叨了一向:“对了,钓鱼!我就是今天的姜太公,你,老魔头蒋鹏飞就是我待钓的馋嘴的鱼!诱耳嘛,自然就是策反的作战部队的两位团长,这开局第一步棋就叫‘稳坐钓台,巧钓贼鲨’!”
想到这里,龙麒坐不住了,揣起汪杰三留的纸条,起身要去吉黑军区后勤总部找部长章勇,即301首长,商讨一下开局第一步棋,还没等他走出办公室,301首长陪着中共北满分局保卫部部长程龙,即201首长来了。
原来,201首长一大早就到尚没有离开哈尔滨的、时任中共北满分局书记即101首长处,汇报昨晚商讨定下来的、代号“猎鲨行动”的第四战役“收网捕鲨”初步方案。
101首长基本上肯定了这个方案,又提了几点个人的想法。
同时,101首长进一步明确了‘忍、穏、准,狠’四字诀内涵:忍者不自乱,穏者不自躁,准者不自误,有了忍、穏、准,方有真正的狠。
101首长指示:“随时注意蒋鹏飞、李铭信这一老一小魔头的动向,时不我待,从今天起,每天都要向我报告敌情和围剿这俩魔头的进展情况。”
101首长又询问龙麒的伤势,并请转达他的问候。
末了,101首长说:“我们要想在哈尔滨、在北满地区站住脚,要想彻底粉碎蒋鹏飞、李铭信之流的反革命势力,就必须依靠像龙麒这样一些土生土长、最了解哈尔滨和北满地区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其中就包括了解敌情的地方干部。这些地方干部对怎么反奸除霸,铲除反革命势力、黑恶势力;对怎么建设一个新的哈尔滨、新的北满地区最有发言权。他们同样是我们党宝贵的财富;是我们革命事业的中流砥柱;是我华夏民族的脊梁!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学会互相尊重、荣辱与共,彼此相处如一家人,是我们这些外来的、北上的干部必修课,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首长向龙麒传达了101首长对他的问候,还有重视地方干部作用的一番话,令龙麒非常感动,表示绝不辜负首长的信任,干好自己应该干好的工作,并力争干的更好。
201首长又向龙麒传达了101首长对第四战役“收网捕鲨”的初步方案的肯定,还有他个人的几点补充,以及对“忍、稳、准、狠”四个字关系的论述。
随后,201首长看到龙麒已经收拾好行头,正准备外出的样子,笑着问龙麒:“看来,想必你对第四战役‘收网捕鲨’的开局第一步棋怎么走已经有了个大概的轮廓,想找我,或者你们的章部长聊聊,好吧,咱们就不兜圈子了,开门见山,说说你的想法。”
龙麒把汪杰三留的纸条递给两位首长看,并谈了对这张纸条的潜在含义的看法,还有受处里警卫班的钓鱼迷、绰号“鱼娄子”的班长于轱辘的启发,提出开局第一步棋“稳坐钓台,巧钓贼鲨”的想法。
201首长听了,跟301首长相视一笑,又一起点点头,随后说:“龙麒呀,你的想法跟我和章部长不谋而和,异曲同工,你的是‘稳坐钓台,巧钓贼鲨’,我俩的是‘以静制动,引蛇出洞’。”
201首长说到这里,烟瘾犯了,掏出他那个仿福尔摩斯烟斗和装烟丝的扁平小铁盒,开始填烟丝、点烟,又猛抽了两口,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极力的想着什么,而后问龙麒:“你的巧钓贼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