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朝初建,沿宗朝旧制,朝设三省六部,外置二监三府。
二监分为内监和御史监,内监由太监任职,御史监却是八域监察机构,可监督百官,权柄极大。
三府便是博物侯的天工府,文德侯的天策府,武忠侯的天威府,三府自成一体,内佐帝朝国政,外抚八域之民,为朝之梁柱,民之信仰,声威盛极。
如今帝君膝下只有一位皇子,便是方及弱冠之年的无忧太子,太子任中书令执中书省,掌国政大权,府下却也聚集了一批拥护之臣,那立在殿堂右侧的一排大臣便可称为太子党。曹梦忠此向太子党望去,那立太子身后的赫然便是三侯之一的文德侯闵君臣。闵君臣五年之前便被为太子太师伴随在太子左右传授其帝王之术。
而在太子党左侧的一排大臣却是以博物侯为首的侯党,博物侯与武忠侯并立在首位。最后一排大臣当然是以御史监李复庭为首的李党了。
此时的曹梦忠忽然有一种神出物外的感觉,便是一位高于庙堂之上的存在,虽然自己只是一个七品时奉,无足轻重的小太监,却可以逸而安之地欣赏一场执捂天下的闹剧。
这种感觉使立在流云钟旁的胖太监十分受用,所以胖太监又露出了傻傻的微笑,朝阳的金光映在胖圆的脸上,他感觉自己便似成了神般,神是沉默的,所以他也沉默。
偌大的殿堂,群臣微躬着身板便只是站着,无一人说话,因为他们还在等一人,一位远远高于他们之上的存在,这个人便是帝朝之君,八域之皇,圣武帝君。
“圣武帝君驾到,群臣即刻跪拜。”随着传奉太监尖细的高呼,最至高的存在从殿后缓缓步了出来。帝朝礼制,帝君圣临,宫乐随奏。所以宫殿两侧乐奉太监据礼部宫乐府编写的《圣君临朝》敲奏出一曲高亢激扬的天乐。
帝君乃帝朝的开国皇帝,武略第一,文韬第二。帝君身长八尺三寸,美须豪眉,方脸薄唇,长目挺鼻,耳大珠圆,望之甚伟。曹梦忠远远望去却是将目光从帝君身上避了开来,帝君征战四十几年,一身杀伐之气竟不在廉侯爷之下,望之令人如芒在背,浑身沭然。
帝君身穿绛色龙袍,袍上盘绕七条金龙,脚蹬金龙屐,龙首顶戴十二玉旒冕冠。众臣已跪了三息有余,帝君坐上龙座后才挥起龙手令众臣平身。
帝君双臂支在龙案上,只是无精打采地望向殿外出神,却没有开口的意思。
“帝君,臣一月南下调查海妖之事,如今已有了结果,海妖尸身已运回帝都,请帝君示下。”博物侯踏前一步从袖中掏出一张奏折,双手持出交给传奉太监。
众大臣闻言议论纷纷,万没料到真有海妖。
帝君接过奏折,却随手丢在龙案上,沉声道:“唐卿辛苦了,便将海妖运上殿来,也让众臣见识见识这所谓的海妖。”
随着传奉太监高声传呼之声,殿外亲卫将一座石棺抬到了殿堂中央。
帝君微颔了颔龙首,亲卫便将棺盖缓缓推了开来,众大臣顿时惊呼不已,只见石棺中散发出一股阴寒之气,整个殿堂也为之霜变。
众大臣屏着气息,踮足伸项,皆想一探究竟。
博物侯走到石棺之前向帝君躬了躬身,双手拢在袖中,缓缓道:“此海妖身长八尺,人面蛇身,虽说人面却似人非人,众大臣请看,此妖有眼无珠,人眼睑为白,它却为青。人鼻如悬胆,它却只有两孔。人口小齿短,它却盆口獠牙。”博物侯说到这里顿了顿,见众大臣有的微微颔首,有的张口结舌,有的掩口闭目。心中轻叹了口气,接着道:“虽说蛇身却全身布满坚鳞,吾八域之洲却何来此妖物。”
“是啊,博物侯所言甚是,这根本不可能是我们八域之洲上的动物。”
“那南冥之中竟还有如此可怕之妖物,怎么却不见历代史料记载,却独出现在我们帝朝。”
众大臣你言我语,顿时朝堂之上喧闹若市。
“唐侯爷呐,无论这怪物是什么,也是肉身之体,一月的路程也能尸身不化,却不可谓不奇怪。”李复庭见众臣喧议不休,作为李党之首,便率先向博物侯发起难来。
“红衣鬼,少在这里不懂装懂,你可感到周身阴寒吗?”廉如海见李复庭竟敢当众挑衅,便神秘兮兮对其道。
“阴寒?噢,是觉有些阴寒,这不是怪物尸身上散发的吗?”李复庭对廉如海侮辱性的称谓恍若未闻,反问道。
“真是猪脑子,这阴寒之气便是石棺中雪峰山上的冰晶散发的寒气,现在知道为何可以一月尸身不化了吧。”廉如海故意卖弄其昨晚博物侯告诉他的延尸之法,言下之意便是就我一介粗人也知道的东西,你个蠢蛋还是登科出身却连这也不知道,真是大大将李复庭羞辱了一番。
李党群僚见李大人当面受辱,皆怒不可遏,却也不敢对质廉如海,他们知道什么人惹得起,什么人惹不起。可在帝君面前说粗话的特权便只有武忠侯一人而已,当真对质起来,还不活活被廉如海气死当场。
“廉侯爷真是渊博呐,李某自叹不如,两月前就在博物侯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