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欠费侦探 > 第十三章 站住不许动

随着街面上低沉的车辆发动机声逐渐提高分贝,地铁站出入口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逐渐密集,公交站点电子报站声渐渐不绝于耳,鹭城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

今天是周一,在休息了两天之后,大量还没及时进入工作状态的人们拿着早餐、打着呵欠,从排着长队等候进站的公交车上奋力挤下,出现在新湖区宜宾路车站的站台上。

新湖区是鹭城最早的成片工业区,区内工厂密布,上下班的人流如潮汐一般每天以固有的节奏此起彼伏。而宜宾路只是新湖区工作日里较为繁忙的其中一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那就是依顾谦非的判断,这里将是最近惊动鹭城的碎尸案即将出现的第十二块碎尸抛尸地点。

刑侦支队第一大队全员便衣出动,假扮成车站等车的乘客、车站附近路口早餐车的售货员、路边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将长度只有几百米的宜宾路两头及各岔路口全部封锁,并且着重布控上下行两个方向的公交车站。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八点出头,正是上班早高峰的最后一个高*潮。在宜宾路周边工厂上班的人如果这会儿还没到,基本上就准备接受迟到的命运。

一辆接一辆辆爆满的公交车不停地往车站倾泻出两位数以上的乘客,就如同全自动洗衣机甩干时的排水口一样。

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下车之后就直奔车站旁的垃圾箱,把手中废弃的早餐袋丢向早已爆满的垃圾桶。虽然环卫工人已经清运了几个来回,依旧赶不上新垃圾的生成速度,眼见着已经有不少塑料袋掉落在地面。

顾谦非拿着手机,盯着屏幕,就和那些一边等车一边玩手机的低头族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既不是社交软件也不是新闻APP,而是一个视频画面。

如果有人凑过来认真看上两眼,肯定会认出画面上显示的是宜宾路公交站的实时影像。

该视频画面的视角是从距离公交站十米远的一株大树上斜向下拍摄的,只要抬头认真观察,就能在大树的枝丫间发现一支笔形物体,正是顾谦非的无线针孔*摄像机。

画面中心正是公交站旁那满溢的垃圾箱,每个朝着垃圾箱走来的人面部都清晰可见。

与此同时,在街对面左前方相距五十米远的逆向公交站也有类似的布置,由其他刑警负责。

而在据此两百米远的一条岔道上,一部大型厢式货柜车停在工厂围墙边上,就像其他等待装货卸货的车辆一样。

这其实是由一部警用通信指挥车伪装成的,是为了今天的抓捕行动特地从三大队缉毒队临时借调来的,方岚欣作为刑侦一大队大队长,正亲自坐镇。

这一切都是方岚欣连夜安排好的。出动如此大的阵仗,一方面源自对顾谦非判断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有些孤注一掷。

她本来打算邀请顾谦非一同登上指挥车的,但是考虑到刑侦支队的支队书记,以及市政法委分管该案件的领导都来了,他这个编制外的临时顾问就不适合再去空间并不算大的指挥车里凑热闹。

可是要说根本原因,还是源自顾谦非对于警界高层某些人的不信任,不想让自己过分曝光。

于是他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其中一座公交站的监视任务。这个站点位于宜宾路的东侧,停靠的车辆大多数是从新湖区南面的开元区方向开过来的。

开元区是鹭城最早的建成区,即俗称的老市区,也是时下的商贸及旅游集中区。在外来人口占据常住人口总数80%的鹭城,开元区基本上是老鹭城本地人的集中区。

根据这几天的调查和研究,在顾谦非最新的罪犯侧写中,碎尸案的凶手应该是老鹭城本地人,因为外来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涌入而就业困难,于是形成了某种程度的排外思想,并进而发展出反社会倾向,希望通过碎尸案给社会带来恐慌。

但是凶手内心潜藏着不自信,担心行凶过程中出现意外,所以出手目标选择了外来者中最弱势、最容易得手的拾荒者。

而且其抛尸地点也都没有选择在鹭城最为繁华的开元区,反而以新湖区、沧海区这样由外来人口支撑的新兴城区为主。

根据犯罪心理学的分析,这些都是凶手是鹭城本地人的最佳证据。

反之如果受害者是本地人,且抛尸地点放在开元区,那么凶手是外来人口的几率自然会更大一些。

这是人的潜意识作祟,毕竟凶手既不是仇杀也不是激情杀人,纯粹是对无辜者下手,那么目标的选择多多少少会带上凶手的一点感情色彩。

就像国外那些喜欢杀女支女的连环杀手,其母亲多半也是从事这个职业,并且给他的童年留下了心理阴影。

既然认定凶手是鹭城本地人,并且有较大可能居住在老市区开元区,那么顾谦非自然会选择由开元区北上的这一边作为主要监控地点。他有较大的把握凶手会趁着上班早高峰来此抛尸。

当然,罪犯侧写不一定准确,但是第十二块碎尸的抛尸地点在宜宾路的几率却至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