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里的水位变了!
如果不是把短视频画面上传到电脑上,放大了之后反复观看,仅从手机那五英寸左右的画面,还真发现不了这细微的变化。
即便如此,顾谦非也是因为连贯的画面当中水位线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跳动才幸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
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判断,他把短视频断层前后的画面分别进行截图,然后将两张图片并列摆放进行对比。然而就算是这样,画面里的杯子里水位看起来似乎也是一样的。
于是他采用竖条形的裁剪,在确保画面整体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截取两图当中的水杯竖条,然后黏贴在一张图片当中,让杯子的前后画面一左一右紧紧挨着。
如此一来,终于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死者喝水的透明玻璃杯里,代表着画面出现断层之后的右图,水位线有了细微的升高。
那么杯子里的水位到底升高了多少?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数据。
硫酸二甲酯作为一种剧毒化学品,其效果类似神经毒气芥子气,急性毒性则与光气差不多,达到氯气的15倍之多。对眼睛和上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急性重度中毒即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因为喉头水肿及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而导致窒息。
海城刑侦的法医解剖已经证实死者死于硫酸二甲酯中毒。那么顾谦非如果能证明投毒的过程发生在画面出现断层的这段时间,就能有效地推翻死者自杀的可能性。
硫酸二甲酯如果是以气态吸入,只要空气中的密度达到97ppm,并持续十分钟,就可立即致死。而以液态口服的话,起效稍微会慢一点,有数小时的潜伏期,但是致死剂量也只要5毫升。
现在的问题是从短视频当中,要如何确定杯子里的水位究竟上升了多少?有没有5毫升?
最难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更是难不倒顾谦非。说穿了,这也就是一道应用数学题。
死者在视频临近结束的时候,曾经为了证明自己想要自杀,一口气喝掉了大半杯她亲手投入“毒药”的水。从死者喝水的画面,通过杯口与死者面部五官进行对比,可以估算这个杯子直径大约是8厘米。
得到这个数字之后,通过画面比例,可以算出杯体的总高度,并由此测算出杯子里的水位升高了大约两毫米左右。
直径8厘米,高度两毫米,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也可以算出画面出现断层之后,杯子里凭空多出了约10毫升水。
也就是双倍的致死剂量!
毫无疑问,凶手投毒的时间就是在死者接听电话的时候,一口气向死者的杯子里注入了10毫升的硫酸二甲酯液体。
硫酸二甲酯的密度是1.3322,10毫升的质量大概为13克。而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每100毫升2.8克,这杯水刚刚好能够溶解凶手投入的全部剂量。
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准确的数字之后,短视频自杀事件毫无疑问是一起有着充分准备的谋杀案。凶手通过电话引开死者,然后向她的杯子里注入足以完全溶解在水中的硫酸二甲酯。有双倍的致死剂量,哪怕死者只喝下半杯水,凶手也同样能够得逞。
于是顾谦非在水杯水位前后对比图上进行详细的数据标注,然后把这张处理好的照片直接发到了朱队的电子邮箱上。
处理好这些事情之后,他看了看时间,居然已经过了午夜十二点,就连长夜直播的女主播“夜来香”都已经下播了,“寂寞三秋”的账号孤零零地挂在空无一人的直播间里,私聊频道里留下了好几个人的留言。
顾谦非把这些留言都看了一遍,发现都是些直播间里的常客,比如“夜来香”的忠实粉丝们。而他们所提的问题也都是“三秋哥在吗?”“三秋哥今天是怎么啦?”之类毫无意义的问题。
也许里头会有网络毒贩存在,但是他没法通过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来判断谁才是他想要捕猎的鲨鱼。同时他也不能事后一个一个问过去,那样的表现也太过于刻意,容易让有可能已经“相中”他的网络毒贩缩回去。
他所能做的只有记下这些人的账号,以后多加注意,观察他们在直播间里的言行,从中筛查可疑人物。
原本他还想打个电话给朱队,提醒对方看邮件,并告诉对方自己的发现,但是现在时间实在是太晚了。
朱队已经不年轻了。五年前顾谦非还在海城刑侦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这会儿更是奔五而去。人到了这个岁数,就得开始注意养生,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才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过下半辈子。
为了朱队的健康着想,顾谦非忍住告诉对方自己发现的冲动,只等明天白天再来联系。
朱队作为顾谦非入行的引路人,在这个得意门生的心目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顾谦非依然可以清楚地记得,八年前自己刚刚从警校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在朱队手底下实习。在朱队的引导下,每个案子他都以最大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