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高墙还是电网,白天的时候顾谦非都已经在附近的屋顶看到了。如果毫无准备地就跑过来,之前的冻可就白挨了。
眼前这堵墙有三米多高,没有任何借力点,周边也没有任何可供攀爬的树木,只能直接上。而高墙之上的电网由三条通电钢丝组成,每隔一米多一点就有一支绝缘杆用以支撑。通电钢丝两两之间只有十几厘米的间距,就算是小孩也钻不过去。
顾谦非取出挂在腰间的装备袋,里头的东西都是下午的时候去操办的,就是为了应对眼前这个难关。他首先取出来的是一套简易的登山装备,主要就是岩钉、膨胀钉、快挂和绳索这些东西。
借助这些装备,他很快地就爬到了高墙顶端,把自己挂好,然后从包里又掏出几样装备。这回是电工套装,一把电工钳和几条电线。
他先拿出三条两头带有鳄鱼夹的电线,分别夹在电网的三条通电钢丝上面,位置是在相邻两支绝缘杆的两侧。然后用电工钳剪断两支绝缘杆之间的钢丝。防盗电网架设的时候,一般都会设置断路报警。他这么做的原理就是确保电路保持畅通的情况下,断开原本的钢丝,让自己有足够的空间越过电网。
这样一来,高墙上的电网被他打开了一个一米多宽的口子,可以从容翻墙而过。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他已经气喘吁吁,虽然身上依然冰冷,却浑身冒着冷汗,并且头晕眼花,伴有轻微的心慌,整个人像是随时都会晕过去一样。这是低血糖的症状,主要还是之前在水塘里浸泡的那十几分钟,消耗了太多的体能。
还好下去会简单得多,没费多少工夫,他已经来到了高墙的另一边,确认没有被人发现之后,开始进行简单的休整。否则以他现在虚弱的身体状态,很难应付接下来可能遇到的危险。
他脱掉身上的衣服拧干,蹲在墙根下吃了两块巧克力,体温开始慢慢回升。恢复体力的同时,他也在打量着这间化工厂的内部环境。
化工厂的围墙内没有一丁点儿植被,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甜味。如果有人以为这是什么好吃的东西,那就错了,这是苯挥发时的味道。在这样的制毒窝点里工作,毒贩们的身体也同样在持续遭受着残害,可谓害人害己。就算他们依靠贩毒赚了一大笔钱,也没办法安享晚年,迟早会死于职业病。
当然,受害的只是制毒窝点里的马仔们,作为他们的上司,别说赵富贵了,就连吴鹭兴都不会来这种地方。
除了空气中的苯气味,这个工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窗户少了点。从仅有的几扇窗户看进去,要么是办公室,要么是卫生间,就是看不到生产车间。厂房里一片漆黑,只有二楼朝南面对道路的一个房间里有点光亮,想来应该是监控室的所在。
而在同样朝南的这一面,也是工厂的大门,门卫室里同样亮着灯,一个穿着保安制服的毒贩坐在那里打着盹。
顾谦非翻墙进来的位置在东北角,不虞被他们发现。
等到状态恢复了一些,他开始进行下一步行动,从一楼卫生间的窗户钻进了进去。进入厂房内部之后,他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同时开启视频拍摄功能,开始探查每一个房间。
卫生间门外是一条走廊,左侧的尽头是厂房大门,外面就是围墙大门和门卫室。此刻大门紧闭,从下方的门缝里可以看到外面门卫室的灯光。大门的右手边,也就是厂房的西南角是上楼的楼梯,楼梯旁则是一扇紧锁的门。从这扇门对应的空间来看,里面应该是个空间不大的杂物间。
考虑到这边距离门外的门卫室以及楼上的监控室都比较近,稍微有点儿动静就会惊动毒贩,顾谦非暂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而是回头去调查位于大门与卫生间之间的另一扇门。
刚才顾谦非在窗外看过,这应该是一间办公室。办公室的门没锁,他一把就拧开了。推门进去之后,反手把门关好。
办公室里有两张面对面摆放的办公桌,其中一张桌子的后面还有个文件柜。他走过去拉了拉抽屉,发现这些抽屉都没有上锁,里面胡乱放了些文具,并没有什么与毒品有关的线索。文件柜也同样如此,虽然里面确实有些文件资料,但是都是些日用化工产品及原材料的供销合同和出入库单据。
顾谦非大致翻看了一下,这些单据还做得有模有样的,看来有专业的财务人士在操持这项工作。如果不是高墙上的红外监控摄像头及电网实在不符合小型日化厂的身价,几乎要让人怀疑这间工厂是正儿八经的日化厂。
办公室里找不到任何与毒品有关的东西,顾谦非也就不再耽搁,出门去往对门的另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同样没锁,进屋之后只见里面的几个货架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装物,显然是个库房。顾谦非打着手机灯光,仔细地把库房里的包装物都看了一遍,里面既有廉价的化工原料,如油脂、氢氧化钠等;也有成品的日化产品——全部都是一箱一箱的工业肥皂,一整箱的价格连一百块钱都卖不出。
这一整屋子的货物,包括原料和成品,估算下来连十万块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