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历史 > 六国一统之亡国之殇 > 第38章 渑池之会

秦国方面咽不下这口气,耿耿于怀,又遣人到赵国说要与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会晤,聊聊天,叙叙交情。

可以想象当时作为秦国的使者是多么威风,不管到了哪个国家都可以耀武扬威,出尽风头。秦国使者的一番话,又在赵国炸开了锅。

各国国君害怕秦君是有原因的。早在秦昭王时代,楚怀王也是受了秦昭王的邀请,入秦国聊聊天,聊着聊着秦昭王就要求他割地进贡。楚怀王虽然昏庸无能,大事上倒也不糊涂,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秦昭王一怒之下,就把他软禁在秦,说他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放他走。楚怀王宁死不肯低头,后来寻得一个机会悄悄的逃跑了,只可惜很快就被秦人发觉,秦昭襄王派人火速追赶,又把他逮了回去。楚怀王因此又气又恨,一病不起,死在了秦国。他的悲惨遭遇不但让楚国人痛哭流涕,天下诸侯们也都是不寒而栗,从那之后,只要秦王一跟谁说上他那去聊聊天,都要吓得要命,打死也不敢去。

赵惠文王就是这么想的。一听说秦王邀请他什么渑池之会,第一反应就想到了可怜的楚怀王,言谈之间,忧愁显露无疑。

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说不去不行啊,不去的话,岂不是向秦示弱吗?只怕秦国要无休无止的纠缠了,所以一定要去。两人商量着,由蔺相如伴随赵王前去,廉颇在国内保护太子守国。

赵惠文王听了大喜,说有蔺相如陪着一起去就放心很多了!

当时李兑已死,赵国的相国乃平原君赵胜。赵胜又向赵惠文王说虽然蔺相如智勇双全,但还是不够保险,不如再派遣五千精锐骑兵在附近保护,然后他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屯居于三十里之外,随时准备接应。

赵惠文王便问由谁来率领这五千骑兵较为妥当呢?赵胜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一度杀得匈奴落花流水、为保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李牧。

当时的李牧只是一个掌管收取税收的小官吏。当赵胜向赵惠文王推荐他的时候,赵惠文王满脸疑惑,他根本没听过这号人物!

于是,赵胜便向他说出了一段往事。

有一年李牧在收取租税的时候收到了赵胜家。赵胜乃皇亲国戚,他的家臣觉得自家主人如此尊贵的身份地位,还需要交什么税啊?李牧再三再四的催促、下缴纳通知,赵家的人根本不当一回事。李牧耐着性子等不来他们改正,便依照赵国税法规定,一连杀了九个赵府中相关联的管事人物。

不用说,赵胜当然是气急败坏,找李牧要一个合理的解释。李牧说国家存在所依恃的就是法律。您是王室至亲,如果您的家人不奉公守法,法律的力量不是显得很苍白吗?法律无力国家的力量就会被削弱,国家削弱了,诸侯就会起兵进攻。如果真是那样,国都保不住了,何况您的家呢?以您的身份地位,若能奉公守法,法立而国强,可以常保富贵,岂不皆大欢喜?赵胜听了他这番话,气也就消了,暗暗的想这个人倒有些见识。所以这次,便向赵惠文王推荐了他。

赵惠文王恍然大悟,能有这样的见识和胆识的人,确实应该加以重任,当即封他为中军大夫,率领精锐骑兵五千人跟随一起前往渑池赴会。

廉颇等人一直把赵惠文王送到边境,群臣的心里都是七上八下,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廉颇神情凝重向赵王提议,这一路去连路程带会晤,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假如三十天之后还没回来的话,请准许国内众人拥立太子为君,好断绝秦人要挟的念头。赵惠文王也知前路不可知,点头答应了廉颇的提议。

来到渑池之后,大家互相见过,各自休息。挑了黄道吉日正式以礼相见,言谈愉快,饮酒甚欢。可是大家心里都知道,这只是个开场白。

果然,饮着饮着,秦昭襄王就来劲了,他笑嘻嘻的说听说赵王精通音乐,我这正好带着宝瑟,不如你演奏一曲,让大家伙都开开眼界?秦国人都似笑非笑、幸灾乐祸的望着赵惠文王,一心等着看他出丑。赵惠文王满脸通红,尴尬不已,又不敢推辞,只好忍羞含耻演奏了一曲。秦人无不鼓掌叫好,跟着起哄,秦昭襄王更是乐得哈哈大笑说,久闻赵国祖上赵烈侯擅长音乐,看来赵王真是深得家传啊!秦国的御史早已拿出了史简,在认认真真的记载“某年某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赵王看在眼里,也只能干着急。

蔺相如却不干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躬身道,赵王听说秦王善于秦音,请秦王也击一曲同乐吧,这才显得礼尚往来。秦王一愣,向蔺相如怒目相视。秦人、赵人也都一愣,无不为蔺相如捏一把汗,全场鸦雀无声,与刚才秦王要求赵王表演时的气氛完完全全不同。

蔺相如不管别人的反应,自顾自的从酒席上拿起一个盛酒的瓦器,跪到秦王面前请他演奏。秦人地处西北,民风粗犷,所流行的音乐也不像靠近南方的丝竹官玄,而是单调、亢奋的陶瓦打击乐器。

秦王气呼呼的扭头不肯。蔺相如再三相请,见秦王不依,便说大王仗着秦国强大才这么做的吗?五步之内,相如愿意与大王共生死存亡!秦人急了,纷纷斥骂蔺相如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