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下只能振起手中长剑,破入谢灵玄的剑网之中,谢灵玄看着安祖言动向,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脸上露出淡淡笑容,身形迅疾掠到对手左侧,修长手指似是轻轻捻住长剑往右一挥,登时爆起层层白光,把安祖言笼罩其中。
这一招无论是变化之奇,还是剑势中的速度和劲度,均达至惊世骇俗的地步,更厉害是剑刃挥动中生出一片像利刃般的割体劲气,教人防不胜防,一时之间“嗤嗤”之声,有如珠落玉盘,不绝于耳。
安祖言看起变招,心中竟是一发狠心,硬是撞入谢灵玄的剑势之中,长剑直刺竟然一付以命搏命的势头。
谢灵玄心中骇然,手中长剑再次变式点出,这次正好点中安祖言剑尖。
“叮”的一声响动,安祖言只觉得一股尖锐若利刃又是沛然不可抗御的真气透剑而入,身躯犹如触电似的硬被震退出五步之外,脸色瞬间煞白,随之口中鲜血也喷洒而出。
谢灵玄本待还要继续进击,听到台下围观众人呼声,心中警醒若是太过辣手却不好看,随即踱步来到安祖言身旁,假笑道:“安师兄,灵玄得罪了,还请你海涵。”
安祖言心中虽是咒骂不停,可嘴上还得圆场,微笑道:“新人辈出,谢师弟厉害,安某败的心服口服,希望谢师弟你能替耀日书院夺回昔日荣耀。”
吴易看过谢灵玄剑法施展之后,知道此人武功远胜安祖言,要想获胜举手之间,对其这般戏耍对手却甚是鄙夷,不过其人剑法却是精妙,行使剑法切合诗中情景天地,剑意挥洒符合诗意之基,而且在刚才施展的几招之中可以看出谢灵玄的文学造诣也是相当深厚,一招一式确已经尽得诗文中神髓。
吴易心中自问,这几招剑式的诗文意境也能把握,但是施展出来却没有谢灵玄这般剑法威力,心中只觉得似乎把握到哪种关键,确是想不出来,仔细看着谢灵玄和安祖言比斗,想从中找到那个关键所在。
心中正跟着谢灵玄剑法比拟,谁想到忽然间安祖言爆发出如天气势,全力一击之下眼看谢灵玄大意中将会中招的时候,谢灵玄只是随意而使一剑就逼退了安祖言,彷佛这一剑就是算准了安祖言来攻一般。
别人不明白,可吴易看的心中一不由得一动,心中思索道:原来如此!谢灵玄本性心思灵动,从他刚开始所有剑法的诗意都是明快佳作,其剑法之间衔接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心意切合诗意,诗意又切合剑意,三者相融而成,剑法展开随心意而使,随诗意而行,这又比身意、形、神更高明了一筹。
正在思索自己心境为何时,脑中不由得浮现出谪仙人的形象,平常读书时最喜爱诗仙李白的诗句,其人风格豪放飘逸、潇洒不羁,那首《侠客行》是自己最喜爱的诗文,脑中想着《侠客行》诗句,口中低低吟出,“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不灭邪心实在是不世奇功,吴易稍稍运起只觉心思灵明,心境无由空灵,已然沉浸如对刚才武功的深深体会之中了。
说起这诗仙李白,乃是孔、孟先圣门下,游历江湖吸收百家精意,独创《青莲剑诀》纵横天下,名词佳句更是不知凡几,虽比不得宗师之名,也是儒门公认无双人物之一,而现在吴易所领悟的就是谪仙人的诗意。
吴易和尹一航纵使是天纵之资,可毕竟是学武时日还短,虽然有易云苦心栽培,还有天流飞瀑下的闭关苦练,还是比不得像谢灵玄这般从小修炼武学的领悟精意。不说别人,就是凌慕天如果使出本身孔雀大轮明王的武功,就不是吴易和尹一航能抵挡的。
吴易看到接连两战情景,知道此次院试中的士子绝不是往常那些人可比,心思明白,只有不断吸收别人武学精要,融会为自己所用,才有机会获得最后的名额。
若是此时能够领悟出这种精意,那么接下来一战却也是增添了更大把握,就在他意识沉迷于其中,浑然不知谢灵玄已经获胜,而且耀日书院中的老师已经开始叫下一场笔试的士子上场了。吴易通篇梳理《侠客行》的诗意,领会出深和上乘武学的含义,灵觉悠悠的回复清明,心中有股不吐不快的感觉,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听到台上老师高喊:“无吴易,无吴易来了没有,若是再不上台参加比斗就按弃权处理。”
心中不禁暗自庆幸,着要是再玩一会就不用打了,直接弃权。连忙开口道:“老师,不好意思我在这,这就上来。”说完再不迟疑,朝着擂台上走去,在他旁边的人才知道原来这人就是今天要参加院试选拔的人,纷纷让出一条道路。
远处众人也都向这边看过来,四周的人纷纷议论,这人明明都已经站了半天了,怎么现在才应声,难道是瞧不起台上的对手。不管其他人的议论,吴易走上擂台,就听到一声寒冷若冰的幽幽清音响起:“在下左黯然,久闻无兄乃院长的亲传的弟子,本拟有心结交,谁想到无兄你好大的架子。”
声音未落,众人只觉心头一震,好深厚的内力,吴易往场中看去,只见擂台上一人早已站立在中央。一身白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