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在李毅安排下有条不絮的进行恢复着,东山王登基准备继承大统也得到了所有大势力的认可,在兴福十七年十二月初一在兴福帝灵柩前继位成为恒陈王朝的下一个继承者改年号弘光。登基同时也打破了三百年朝廷异性不封王的惯例i,直接封李毅为燕王同时兼任朝廷相国,朝廷所有军政大事由燕王统辖,白鸿封为赵王统一负责西北军政兼顾讨伐叛逆温飞。侯华封为楚王统一管辖江南之地。整个登基大典热热闹闹,各路诸侯都派来重要人员来参加,同时昭告天下,新皇登基,下达的命令还有号召各地忠于朝廷势力的共同打击温飞,为兴福帝复仇。整个大典在恒盛祭拜完太庙之后,新的朝廷也就从此确立了下来。可恒盛手头上的帝王之权还不如兴福帝在世时身为藩王东山王权力大。李淑一直在集英殿守灵,并未参与恒盛的登基盛事。兴福帝在世,天下战火不断的只有中原一部分,驾崩之后中原白家与温飞乱战于此,侯家在岭南和淮上大大出手。川蜀趁此明目张胆割据,大大小小混战不休。汉中温飞与当地势力开始摩擦不断,战云密布。京城李家屯重兵与娄山关与白家蒲城隐隐有对峙的迹象。河西之地胡人趁此不断渗透西域诸国,与白家在西域同样摩擦不断。兴福帝自焚于太庙点燃了这片大地,撕下了藏在和平下的战乱。
整个天下被铁与火充斥着,多少家庭再次支离破碎,多少男儿被迫踏入战场,多少妻子再也见不到丈夫,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多少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又有多少家园毁于战火,昔日良田化成荒野。战乱不仅带来的是死亡带来更重的是饥荒和疾病和吏治的彻底崩盘。带来的后果越来越多的人被迫离开家园逃入深山要么化成野人要么饿死于路边,又有多少城镇从昔日繁华之地变成人烟稀少,野兽横行的荒芜之地。路上再也难看到背着书囊游学的游子,再也没有单独行商的商人。取而代之的是来往匆匆的行军。铁与火成了主旋律。
兴福帝与兴福十七年十二月初六出殡,新皇弘光帝亲自扶灵,新封燕王率领百官一路送到原王皇后的陵寝之地,稍作改变,成为了兴福帝的帝寝。送行的百姓满脸悲痛不知是对这位帝王的怀念还是对即将到来的乱世感到悲痛。整个过程肃穆悲情。离着帝寝不远同样也有两座皇室墓葬,入葬之时很风光,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已经破败不堪。李毅看着眼前的两座亲王陵寝,若有所思。两位皇子当时之死他虽然得到自己妹妹亲口承认,但心中的疑虑始终没有消除。叫来李雄指着两座陵寝说道:“查的怎么样了。”
“王爷,起轩阁当时烧为灰烬,这次半个皇宫又烧了,在皇宫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这件事那位应该知道。”
“罢了,继续秘密查就可以了,不可引起其他人注意,无论是死是活都无关紧要了,新帝已经被天下人认可了,如果没死的话,安心当个平民百姓,只要监视就好,也算对得起先帝了,如果有其他想法不可让他们做出什么举动,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必禀告该怎么处理就处理,但愿他们两个真的葬身火海中。”
“诺,王爷。”
“派点聪明人手监视贵妃,不可让她发觉,对贵妃的监视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有任何行动。”两位皇子是否真的葬身火海,最清楚的不过是自己的妹妹了,想了想还是对李雄下达了这个命令。
“这…要是小姐知道了怎么办。”
“她发现了就说是我吩咐的。”
“诺。”
恒邦在豆儿岗等到韩英付典之后,直接往凤巢赶去。等到到了凤巢之后,新的朝廷为兴福帝也已经下葬完毕。吕健接到恒邦后,直接带他来到凤巢为兴福帝设置的灵位之前。吕健跪道:‘老奴无能,没能救陛下与困厄之中,请殿下责罚。’恒邦跪在灵前面无表情的说道:‘此事与大伴无关,与任何人都无关,是父皇他自己的决定,别人左右不了。’“老奴还是辜负了殿下的信任。老奴有罪。”
“我把此事交给你就意味着我自己都放弃了,我明白父皇的心意,不是这根救命稻草他也许在几年前就杀子自焚了,能让他多活几年已是上天对我不薄,大伴无需自责,父皇既然已经离开了,京城就不是咱们暂时能想的了,新的朝廷我皇叔继承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京城内必要投入太大的力量,小三小五小六她们都从京城出来了吗?”
“已经出来了,留下一些暗子之后都撤离了,现在就在凤巢。”
“嗯,以后和那位也尽可能的少联系。”
“殿下是对贵妃不信任了吗?”
“不。她现在在京城也难有作为,李毅此人对我葬身火海必有疑惑,那位就是他解开疑惑最好的方法,必定会有所准备的,暂时不联系也是为了保护她。”
“诺。”
“让他们都进来吧。”
守在门外的人进来之后。恒邦看着众人道:‘我代父皇谢谢你们这些年你们对我的支持,父皇已经驾崩,我们恒陈王朝已经事实上灭亡了,涅槃重生谈何容易,各位都是年轻者得佼佼者不属=输于各大世家培养的弟子,当今正逢天下大乱,之前的门户之见相对薄弱,如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