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金融圈 > 第74章 兄妹情深

昌平市南京路中段,一条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人来人往,顾客如织。

成宝华带着刘雅丽,一天的打听询问,终于来到了“莉莉精品服装店”的门牌前。

200平方米的店面,布置得倒是错落有致。几个服务员正在招呼着顾客,挑选时装,非常忙碌。

一会儿,服务员领着一位40岁出头的女店长,浑身清清爽爽。站在两个人面前。

成宝华道:“不好意思,打听一下,我们是临庆来的,找你们沈芳芳经理。”

对方迟疑了一下,道:“我就是沈芳芳,你们是老家来的?”

成宝华道:“你有个哥哥叫沈德新吧,我们是专为他的事来的。”

沈芳芳道:“到我办公室谈吧。”

说着引着两个人,到了后面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狭小的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上面排放着各式各样的账本。一张三人沙发,放着两个靠背枕头,看来是中午休息用的。靠墙几个铁皮的文件柜,倒是整整齐齐地放着,显然是已经整理好的各种账本档案盒和部分书籍。

有的书籍夹着纸条,有秩序地摆放着,显然主人经常翻看。

两个人坐在唯一的沙发上。刘雅丽赶忙为沈芳芳介绍:“这位是我们江北支行成行长,我是办公室刘雅丽。”

沈芳芳道:“我能想到你们为什么来找我,先感谢两位领导对我哥哥的关怀和帮助。”

成宝华道:“我们确实是为你哥哥的事,来麻烦你。前几年,你哥哥一直工作非常出色,尽职尽责。应该说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去年支行经过研究,提拔他担任了分理处主任。”

沈芳芳道:“他当了主任后,还专门给我来过电话,说要好好工作。”

成宝华道:“最近一段时间,他情绪低落,上班不正常。我们了解,发现他参与了民间集资,又替朋友担保,背上了官司。”

沈芳芳道:“上个月我母亲生病住院,我回去照顾老人时,见过我二哥。老母亲趁他不在,拉着我的手,说二哥自小受苦,现在落难,心里有苦说不出来,嘱咐我帮帮他。”

成宝华点点头,内心深受感动,没有说什么。

沈芳芳接着道:“为借钱的事,我问过他几次。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前因后果。”

成宝华道:“我跟他谈过,他差不多欠了近百万债务,整天东躲西藏地过日子。”

沈芳芳叹了口气:“我专门问过他的一个要好的同学,我们也很熟悉的。也了解了一些情况。”

成宝华道:“打小你跟哥哥的感情就很好。我们想请你出面,帮帮你的哥哥,渡过这一难关,自然在你可承担的范围内。”

沈芳芳神情凝重地点点头。

成宝华接着说道:“按照行里的规定,员工参与民间借贷或者集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银行的信誉,饭碗都保不住。行里从保护员工的角度,还是想给他一个机会。”

沈芳芳陷入回忆中,潺潺的道来:“我们兄妹三个,他是二哥,我最小。还有一个哥哥。那时家里贫穷,出门就是山,几亩薄地。大哥只念到二年级,就辍学了,早早地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等到我上学的时候,家境稍好一些了。我和二哥一起在村里上完了小学。二哥自小聪明,考试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

等到我们都上了高中,我比他晚一年。每天都要步行十几里山路。逢下雨下雪山路不好走,二哥都是等着我,不好走的地方背着我过去。

放学回来路上,又累又饿的时候,二哥总会像变戏法一样,塞给我一个馒头、半块馒头,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藏起来的。”

成宝华听着也是非常感动,道:“我和你哥哥差几年参加工作,倒是经常听他谈起你们小时候的事情。每每谈到你,他都是很自豪的表情。”

沈芳芳接着说:“看到他现在这样,说实话我也很难受。我肯定会尽全力去帮他的。可是我的家庭也有难处。一个孩子有先天性的心脏病,每年都要定期到北京的大医院接受治疗,再过几年要做一次大手术,花费自然不少。我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没白没黑的拼命干,就是为了能把家庭照顾好。父母,公公婆婆,年龄也都大了……”

成宝华转移了话题:“他倒是很少提到你们的大哥?”

沈芳芳眼前浮现出大哥未老先衰的凄惨的面容,慢慢得道:“大哥从小干活,吃了很多苦。为了给我和二哥挣学费,十几岁就到了山下一家水泥厂干活。单薄的身体,头几年推着几百斤的车子,石料装的比他还高。后来在车间,噪音大,飞尘漫天。

那时候没有除尘设施,也不知道保护自己,早早地就透支着身体。在我高中毕业那年,大哥就病倒了,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可怜那时大哥大嫂结婚不到两年,大哥可能实在是绝望了,一天夜里,到了山下,拦了一辆过路车,就再也没有回来…没过一年,大嫂实在熬不住,也学了大哥的样子。”

刘雅丽怕沈芳芳深陷回忆中,赶忙转换了话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