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军令的时候,骆尚志正在田间巡视。
受到去年红薯和土豆试种喜获丰收的鼓舞,这个春天他从龙岩峰那里搞到了大量红薯和土豆种子,士兵和军属们一起动手,连以往已经抛荒了的军田都给开垦了出来,种上了红薯和土豆,尤其是红薯,种得漫山遍野都是。龙岩峰说过,这玩意儿非常耐旱,很多根本就种不活粮食的旱地种上它都能获得丰收,而且就算不能获得丰收,也能收获海量的薯叶,这个同样可以拿来充饥的,怎么看都不吃亏。土豆也种了两千亩,去年收获的时候他们让那一窝窝的土豆给吓着了,这么高产而且又好吃的东西,当然要玩命种!
除此之外,他们还种下了五千亩谷子、五百亩花生、五百亩油葵,都是龙岩峰提供的种子。这些经济作物是非常受欢迎的,如果获得丰收,可以为他们换来不少收入,改善一下生活。海淀皇庄的奇迹让大家倍受鼓舞,龙岩峰更是用再真实不过的例子告诉他们,光靠种田就让自己,让自己的家人丰衣足食,并不是什么海市蜃楼,只要他们懂得怎么种。所以大家干劲十足,一天到晚有使不完的劲,两万亩地呼啦啦就给种得满当当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严重缺乏耕牛,绝大多数的地都是靠锄头翻,累伤了好些人。这个真没办法,龙岩峰也帮不上忙,海淀皇庄同样严重缺耕牛。不过辛苦归辛苦,好歹把地给种下去了,他们没有能力像海淀皇庄那样专门搞一个堆肥生产基地,大量制造堆肥,只能将平日里的人畜粪便收集起来,一古脑的施下去,还是不够,就又按照龙岩峰教的法子,给庄稼施了一些发酵过的褐煤,以确保庄稼有足够的肥料供应。
龙岩峰提供的技术非常好用,骆尚志看到,最早种下去的红薯已经长出两尺长的蔓来了,那叶子绿油油的,青翠欲滴,土豆也是生机勃勃,这让他心情非常愉快。
然后他就在愉快的心情中迎来了一个让他更加愉快的消息。
“……昨日鞑靼出动两万大军,合围张垣,未战先以奸细赚城,夺下一门,张垣危在旦夕!圣上言:张垣乃京师之北大门,军都山防线之屏障,其得失关系着京畿重地的安危,如果张垣危如叠卵,朕心忧如焚!着令骆尚志、吴惟忠、解生三部,共步炮骑军五千人,火速出塞增援张垣,务必解京师北大门之危,确保张垣不失,钦此!”
接过圣旨,骆尚志激动得身体微微发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甚至泛起了泪花。不容易啊,被冷藏了好些年,朝廷终于又记起他们戚家军了!戚家军从来不害怕打硬仗,他们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最凶顽的敌人作战,从南打到北,数以万计的凶悍敌人倒在了他们刀下,七八万鞑靼大军他们都不怕,还怕这区区两万人?但他们害怕被朝廷忘记,害怕被朝廷一直这样冷藏,让他们自生自灭。幸运的是,朝廷里还是有清醒的人,知道想摆平鞑靼人,还是得靠他们戚家军!骆尚志激动得想哭,不容易啊,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一个证明他们的机会,以区区几千步骑军深入草原,去面对两万鞑靼大军,此战若胜,看还有谁敢小看他们!他连声音都在发飘:“末将遵旨!”
宣旨的太监将圣旨交到他手里,笑眯眯的说:“骆将军,皇上很器重你啊,竟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你一定要奋勇杀敌,以回报皇恩哟!”
骆尚志说:“末将定当奋勇杀敌,一履战地,不是我军大获全胜,就是鞑靼人坐在我们的尸首上喝酒!”
那太监说:“壮哉斯言!咱家在这里就先预祝骆将军旗开得胜,大破敌军,建功立业!”
骆尚志说:“承公公吉言,先行谢过。不知道此次出塞,朝廷派谁作监军?”
那太监说:“还能有谁?就是弄死了两个鞑靼千夫长,又在天津捅死了个江洋大盗的那位捅屁股将军!”
骆尚志眼珠子险些射到了圣旨上:“是他!?”
那太监说:“可不就是他么,除了他,也没谁敢接受这样的命令了。”
骆尚志嘴角直抽搐……我的老天爷,怎么给他派了这么个监军?这位爷根本就不会打仗的好不好!是的,他已经看出来了,龙岩峰种田有一套,练兵也有几把刷子,搞发明也算行家,可是他真不会打仗!他第一次赢鞑靼人完全是捡死狗,那个鞑靼千人队主力都让洪水和泥石流给吞了,就剩下那几十号死剩种等着他砍;第二次则是抓住了鞑靼人久攻车营不下,下马步战的机会让骑兵果断发动攻击,以步击骑,以众击寡,而且还是背刺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赢就真的没天理了!至于砍掉几十号汪洋大盗,这全靠胸甲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跟他的指挥好像没啥关系……派这么一号不会打仗的家伙做监军,朝廷还真能给他出难题!
但这个死太监说得也没错,除了龙岩峰这个带着几十号庄户就敢跟鞑靼骑兵玩命的亡命之徒,也没谁敢接受这样的命令了。带几千以步兵为主的部队深入草原增援张垣,去怼两万鞑靼铁骑,开玩笑么?十有八九是被鞑靼骑兵啃得渣都不剩,这么亏本的买卖谁干!所以骆尚志无可奈何,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送走了传旨的太监之后,他下令全军立即整理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