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新政成效显著,朕打算让他补吏部侍郎的缺,众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皆是看向吏部尚书何源。
吏部主管掌管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再加上李云升这个尚书令又是辅政大臣。
所以,整个尚书省都是李党说了算,别人休想插足。
虽然吏部左侍郎宋金前几日告老还乡,位置还空缺着。
但是整个尚书省的官员几乎都是李党把持,现在陛下竟然要把霍鼎文插进吏部。
何源看了看那张空着的椅子,一时有些头大。
接替宋金的人,吏部也早就拟定好了,只不过还没上奏折呈上去。
李云升不在,他不知道是该应还是不应。
就在此时,姜清影点了他的名。
“何卿,你是吏部尚书,此事你以为如何?”
“臣以为……”
何源的目光看向左仆射杜文如和右仆射高顺,但是这两个人皆是低着头,根本不理会他的求助。
“李相已经拟定好了左侍郎的人选,所以臣以为还是等李相上朝再行商议为妥。”
姜清影淡然道。
“怎么,难道朕还没有权利任命一个吏部左侍郎?”
“臣不敢。”
此时杜文如才站出来。
“霍大人推行新政居功至伟,臣以为一个吏部左侍郎着实是委屈霍大人了,请陛下三思。”
高顺也跟着站了出来。
“陛下尚未亲政,臣以为此事还是与李相共同商议比较好,以免吏部人员任命发生冲突。”
啪。
姜清影气的拍案而起。
“张口李相,闭口李相,你们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亲政,亲政,如果不是舍不得那枚留影珠,自己现在早就已经亲政了。
众人齐齐跪地:“陛下息怒。”
姜清影双袖一甩,重新坐回龙椅。
“拟旨,命霍鼎文为吏部左侍郎。
李——爱卿若是有什么异议,让他自己来找朕。”
柳呈立即恭声道。
“臣遵旨。”
霍鼎文朗声道。
“谢主隆恩!”
其实,他不太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吏部。
毕竟他是奔着在大楚推行新政来的,不是为了在京师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