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赐不回答,头也不回地往外走,陈秋娘连忙上前,也顾不得屋外的侍女侍卫笑她,喊道:“夫君,你去何处,你还没用午膳呢。”
张赐脚步一顿,陈秋娘以为他要停下来,他却在片刻后,大踏步离开了庭院。陈秋娘只觉得好难过,她是真的不愿让张赐受一丝一毫的伤害,亦不喜欢他难过的。可是,她是真的怕了。
在门口站了许久,亦不见张赐回来。她便失魂落魄地走到桌边,拿了那快玉佩,屏住呼吸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还是不敢雕刻上那个“云”字,一则是她虽学过雕刻,但刀工还不足以在玉上动手,二则是她真怕一旦刻上,就是自己与张赐分离之时。
她叹息一声,索性还是将玉佩收入怀中,在软垫上打坐,静思观己整理思绪,等待张赐回来。然而,直到日落,张赐都没回来。回来的是因络腮胡子显得颇为沧桑的月。
“二公子呢?”陈秋娘倏然起身,连忙询问。
月向她行了礼,回答:“二公子已先启程去了汴京打点,命令属下护夫人在两人后启程前往。”
“他是在生我的气?”陈秋娘问,心里却也琢磨不透张赐的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公子爱护夫人,夫人自己亦是知晓。公子断不会生夫人的气。只是汴京情况有变,公子不得不马上启程。”月很平静地说。
“有什么情况?”陈秋娘稍作分析,亦认为张赐不是小气之人,方才出门必然是有所生气,但他不至于赌气一个人去了汴京,必定是汴京有了大变故。
“属下不知,属下得到的命令是守护夫人,护送夫人二日后按照既定路线到达汴京与二公子会合。”月回答。
“不必二日,明日一早即可启程。”陈秋娘说。
月却制止说:“夫人,不可,二公子如此安排自由用意。”
陈秋娘想了想,自己去汴京,并不熟悉情势,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还可能成为他的软肋,便不再嚷着立刻去汴京,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l
☆、第310章 与君生别离
沧州春日真正到来,日光和暖,嫩芽新发。梅园的花已全面凋谢,长出嫩叶来遮蔽即将而来的青涩果实。陈秋娘遵了张赐的吩咐,在沧州梅园多留了几日。
在这几日里,陈秋娘很认真地进行了反思,最终从害怕与偏激中走出来。她想起曾经那些艰难的日子,自己与外婆相依为命,是如何在艰难困苦中崛地而起的。
“你所害怕的也许只是杯弓蛇影,根本就是一抬手,就能捏碎的东西;即便不是杯弓蛇影,那么,就算是抗争不过,也要扯上命运半条命,让这高高在上的规则或者所谓上帝不可小觑。”陈秋娘在静静打坐之后,再睁开眼睛,就在纸上写下这么一行领悟。随后,她以一种“拈花一笑万山横”的气势向月请教如何在玉佩上刻字。
月按照张赐的吩咐,拿出了备用练习的玉佩,雕刻的器具,以及张赐亲手书写的雕刻手札。陈秋娘本来就有雕刻基础,加上几番练习,又有月从旁指导。于是只用了一天的练习,陈秋娘就在那块主玉佩上下刀了。虽然,她从内心里想要将那个“云”字写得跟曾经那个玉佩上不同,但陈秋娘那日对那个玉佩也是惊鸿一瞥,并没有瞧得多么仔细,所以刻意去不一样,最终雕刻出来的成品被她拿在手中,她却忽然觉得怎么跟那一块一模一样呢。
或者这世间冥冥之中已有注定吧。但未来到底是好是坏,或者在很多时候,是有变数的,一切都看自己。如同张赐说的那样:如果萧燕燕足够强大,足够厉害。其实也可以脱离做棋子的命运。
黄昏时分,那块经营的玉就在她葱白水嫩的手中,映着窗外投射进来的黄晕的微光,有一种说不出的玄妙。站在一旁月,向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此刻也是用惊讶的语气说:“呀。夫人这字娟秀飘逸。甚是好看。这块玉也是质地上乘。”
陈秋娘骗过脑袋,笑着打趣:“月什么时候学会拍马溜须了?”
月立马不好意思地低头,回答:“夫人见谅。属下逾矩了。”
“不必这般拘礼,我与你开玩笑了。”陈秋娘摇摇头,随后又仔细端详那玉佩,先前没看出这块玉佩质地到底如何。张赐选这块玉佩的原因。现在映着黄昏的光竟是美得让人心惊,且这玉在手中触手生凉。让人顿时觉得心清神明,仿若放在手中的不是一块玉,而是晶莹剔透的孩童,让人的心都清明柔软。
“礼数自然要的。”月回答。依旧垂首挺立在旁边。
陈秋娘回过神来,将玉佩贴身佩戴,收入贴身小锦囊。这才起身吩咐:“按照二公子的吩咐,明日我们便可启程去汴京。你可有准备好?”
“回夫人,已准备妥当。若夫人还有别的吩咐,属下马上准备。”月回答。
陈秋娘摇头:“没别的吩咐,只你且派一队人先去。你选几个靠实的,我们扮作走商前往汴京。”
“是。还是夫人想得周全。”月拱手。
陈秋娘轻叹:“不是周全与否,大费周章,只怕一个不慎,让他被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