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十三年,为巩固大瑞和北禹两国之间的和平,瑞文帝遵循早年间就订好的婚约将刚到及笄之年的唯一的女儿,永康公主送去北禹和亲,嫁与刚刚登上王位不久的北禹王,萧珏。
然而,永康公主自小任性刁蛮,在去往和亲的路上,选择了逃婚。
瑞文帝震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将永康公主抓回来,甚至不惜动用“影子”秘密势力,将其带回。
未曾想,瑞文帝所派出去的人,无一人回来,甚至没有半点儿消息,正当瑞文帝焦头烂额之际,北禹得知公主逃婚的事情,以为是瑞文帝悔婚,当即,发兵陈难。
大瑞重文轻武,能用的武将,没有几个,瑞文帝无奈只能派出使臣和谈,可年轻的北禹王,哪里是因为公主逃婚发兵,北禹受大瑞压制多年,早已不愿俯首称臣,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北禹王斩了使臣,瑞文帝只能召回戍边的镇西大将军,柏烈,带兵出征讨伐北禹。
北禹的战事胶着,彼时,年仅十八岁的少年侯爷,宁远侯顾子衡联合平王百里宸谋逆,自此,大瑞,内忧外患。
被兄弟外甥背叛的瑞文帝,早已是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看着大殿里逼他退位让贤的大臣,禁军,他明白,陆子衡等人,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暗度陈仓,笼络人心,觊觎他的皇位。
而永康的逃婚,给了他们谋逆的契机。
瑞文帝和皇后嫔妃,一众皇亲国戚被囚禁,瑞文帝最后将希望落在了还在外征战的柏烈身上,可,天不遂人愿。
他最后的救命稻草,最后被陆子衡暗算,枭首示众。
得知一切的瑞文帝,万念俱灰,再加上平王隔三差五的羞辱,最终,上吊自尽。
临死前,瑞文帝看着皇后,悲凄不已。
“嫁给我,你本就不愿意,是我强行让父皇许给我,夭姿,下一世,不要再遇到我”
随后,结束了自己灿烂辉煌又悲惨的一生。
寒鸦三两声,不忍悲凄凄,皇后顾夭姿,看着瑞文帝的决绝模样,笑了,笑得凄美绝望。
“百里奚,下一世,我还要遇到你,这次,我要做男子”
说完,撞柱而亡,身后是一众人的哭声。
“老奴,恭送皇上,皇后”
瑞文帝身边的太监,张公公,行跪拜大礼,送瑞文帝和皇后最后一程后,随他们而去。
身为太子的百里长平,本就被平王折磨的不成人性,得知自己的父皇母后自尽后,怒气攻心,吐血而亡。
百里长安作为嫡次子,看到自己的兄长惨死,又为了护住自己最小的弟弟百里长禹和百里长兴,活生生被狱卒打死。
而其他的一众嫔妃女眷,皆被卖入青楼,沦为娼妓。
而永康公主,在一处小村子过了一阵宁静的日子后,听闻北禹向大瑞发兵,她知道,自己做错了,想弥补,准备回去向父皇认罪,动身那一日,突如其来一队叛军,冲进安静的小村子,慌乱之际,永康被邻居大娘藏进了地窖里,而大娘则被叛军残忍杀害。
而大娘最后死死的护着地窖口,永康在地窖心惊胆战的过了一夜,听见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天蒙蒙亮时,她推开了地窖门,却看到了早已经没有气息的大娘,她痛哭流涕,使劲儿的拉着大娘。
可她用尽所有的力气,也无法将她拉起来,她跪坐在地上,哭了许久。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可她知道,她不能坐以待毙,她要振作起来,回宫认罪,于是收起悲伤,从地上爬了起来。
她朝大娘磕了三个头,踉踉跄跄的往前走,可目光所至,皆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昔日热闹的小村子已是满目疮痍。
她咬着唇,脸色苍白的往京城走去,一路上,都可以遇到家破人亡的流民,也是从流民哪里听到,之所以有叛军,是因为新帝登基。
新帝登基?永康想到的便是,父皇是不是驾崩了?心里涌上一股不详的预感。
“先帝驾崩了吗?”
她问其中一个流民,流民摇头“宁远侯,知道吗?”
永康心下一惊点头“知道”
“听说宁远侯和平王谋逆篡位,新帝是平王”
“什么”
永康跌坐在地上,怎么会是陆子衡?
陆子衡和平王勾结谋逆?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那他帮她逃婚是为了什么?她最信任的就是陆子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一连串的疑问,让永康心口刺痛,她强忍着悲痛,只有一个信念,到了京城,什么都知道了。
她加快脚步赶往京城,鞋破了,脚磨破了,她也丝毫不在意。
终于在第三天,她赶到了京城,可当她看到城门口悬挂的那颗头颅时,是柏烈。
多日的担忧,疲惫,信念,在那一刻成为了绝望,她吐出一口鲜血,眼前一黑,晕倒在城门口。
再次醒来时,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