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科幻 > 小镇城池 > 第二十章:1花1世界

阿弟跑出去,压抑着激动说:“小莫,你怎么在这里?不是,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小莫笑着说:“我路过,看到你的摩托车。”

阿弟说:“你……”

小莫说:“我是要去看花桥。”

花桥是县城的古老习俗,古代无数戒律清规,其中就是女子为出嫁时必须独守闺房。

唯独元宵节晚上,县城一座通往河中央小岛的桥上,被装饰一番,披花挂彩,红男绿女,招朋引伴,相约花桥上猜灯谜,赏花灯,遇上对眼的,私定终身。在繁文缛节的封建社会里,这是难得的一抹浪漫。

他们去到花桥的时候,工人们正在卸货车上搭建花桥的材料,桥上三两行人,行色匆匆。

小莫失望得说:“还是来的太早了,什么都还没有。”

阿弟说:“离元宵还早吧。”

小莫说:“那我们走走?”

江中岛风景宜人,一些民间艺人在和泥,这是要雕泥塑,这也是古老的习惯。旁边一尊半成品的观音除具效果,头部已经完工。

小莫说:“这观音怎么是半闭着眼啊?”

阿弟说:“观音的眼睛是两分张开,八分闭合,寓意着两分观世间疾苦,八分观自在的喻意。”

小莫说:“可是我觉得观音在我印象中都是很美的,眼睛水灵灵的,这个面相有点像男的。”

阿弟说:“其实在汉朝,佛教传进中国时,就是带两撇小胡子的男相,后来被一些女眷请回家中供养,慢慢改成了女相。其实什么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观音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

正在雕刻的师傅回过头,微笑着说道:“年轻人懂得不少,怎样?有没有兴趣来一下?”

阿弟连忙摆手。

环岛小路坑坑洼洼,护栏时段时续,两边的凤凰树翠绿欲滴。

阿弟怀念夏天,学校旁的小道,知了在疯狂鸣叫,两边高大的凤凰花开得汹涌澎湃,阿弟背着画夹从树下路过,火红色得花瓣落在他的肩膀上,他不舍得抖落,穿过法国人修建的教堂,穿过古老的码头,穿过斑驳的树影和青石板路,然后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拿出水彩颜料,安静得画一个下午,再背写画作和夕阳的余晖搭上归程的公交车。

江中岛的凤凰树虽然树龄不足,它们会勇敢的熬过冬天,然后在初春时节,把树桠上的叶子全部抖落,再长出新芽,迎接夏天的繁花锦簇。

小莫说:“你看,前面好热闹,我们去看看。”

一群中老年人,摩肩接踵,热火朝天得搬运着矿泉水。

阿弟说:“可能是什么马拉松之类的比赛,他们在帮忙做义工。”

小莫说:“这个时候他们不是应该在跳广场舞吗?”

阿弟说:“那是以前,现在思想觉悟不同了,你看那横幅,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走近一看,整整一卡车的水,老人们搬得不亦乐乎,平时过马路晃晃悠悠,上公交车就要年轻人让座的萎靡一扫而空,旁边半人多高的巨型音箱播放着轻快版《六字大明咒》,气氛活泼,欢声笑语。阿弟与小莫觉得好奇就在旁边看着。

只见搬运完后,众人围绕着地上堆积如山的矿泉水边转圈,边口中念念有词。几分钟后,老人们再把地上的矿泉水,一排排搬到河边,每人拧开一瓶矿泉水,口中念念有词,然后不断的往河里倒去。

阿弟看到这时,脑海里浮现的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本插图中:一群资本家在海边倾倒牛奶的画面。

小莫不明就里的拉住一个胸前手上挂满佛珠的中年妇女问道:“阿姨,这水是过期了吗?”

中年妇女回道:“没有啊!”

小莫说:“那你们这是?”

中年妇女一脸虔诚:“我们是在放生。”

小莫和阿弟同时张开嘴。

这时一个满脸慈祥的老头迎上来,微笑着说道:“我见你们也看了好久,有缘有善根,要不一起过来放生吧!不放也行,随喜也行,心诚就行。”

小莫问:“什么叫随喜?”

老头说:“随喜的意思就是你看到别人做好事善事,就算你不参于,心中赞叹,或者随自己意愿供养点钱财、物资、人力、智力等一切促进别人善事的言行或物质的,都有一样的功德。”

小莫惊讶的问:“自己什么都没干也有一样的功德?”

阿弟实在忍不住的说:“我见过放生鱼,放生龟,放生蛇的,还从来没见过甚至听说过放生矿泉水的。”

老头呵呵笑道:“这么多问题,我一个个回答,随喜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起码是提供了一些促成的便利,而不是障碍。比如一根亮着的蜡烛,去点燃其它无数的蜡烛,它本身没有损失,而其它蜡烛反而都亮了。所以如果人人行善,就能共建和谐社会。”说完指了指不远处的横幅。小莫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