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的家事,同燕国皇帝有半毛钱的关系吗?人家燕皇才懒的理会此事呢。
利益,能打动燕皇的绝不是韩狂生或是阿凤、江铭的身份,而是他们双方能给燕多少利益。
所以,燕皇才不想介入韩狂生和江铭的争斗中,更不想来个什么明辩是是非非:他只关心利益,除此之外的麻烦你是一星半点都不要带给他。
韩狂生准备好的重拳,当真是一见江铭和阿凤就重重的打了出去,可是却打了一个空:他哪里知道,阿凤和江铭对燕皇及燕国的人从头到尾也没有提过什么驸马。
燕皇及燕国的人看的出江铭和阿凤的关系,不是什么一般的君臣,只是他们看了出来,不是江铭自称是什么驸马:娶个皇帝的女儿,也用不着让满天下的人都知道啊。
偏韩狂生当成一回事儿,还特意的拿出来说事儿,在燕皇面前就落了下乘,倒让阿凤和江铭在燕皇面前得了三分的脸面。
燕皇心里开始掂量了,因为利益的最大化并不单单指眼前能得到什么,还有一个长远的利益问题:就此来看,韩狂生还真不那么让燕皇相信呢。
自这样一个韩狂生来看韩家——他们真能成事?!燕皇心里有点没谱了:虽然他对大楚皇帝向来有点看不起,因为被自家臣子拿捏住的皇帝当然不能算是一位人主。
也因此他才会对韩狂生另眼相看。朝代的更迭很平常嘛,而且他国能取得最大利益也正是在此时:小小的帮助就能换来大把的好处。
但前提是那起事的人能成事才成,不然的话他就是为燕找来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大楚的皇帝是有些无能,但是大楚的铁骑却一点也不无能。
看他国打成一锅粥是乐事——燕皇也巴不得大楚能内乱呢,因为如此强大的邻国实在不符合燕的利益;可是,如果战事被引到燕国来,燕皇是绝对绝对不能允许的。
这就是他眼下态度模糊的原因:他需要判断一下,然后才能决定的燕的盟友。至于公道什么的,嘿,在皇帝的眼中唯有国之利益,哪有什么公平公道——那都是打口仗时才会喊的口号。
燕皇只说坐,却没有指向哪里让阿凤落座:帐中的上位当然是燕皇所坐的,他之下为尊的就是左首第一位。
不过那个位子已经有人了,是韩狂生占据着;而他此时低头吃茶,完全没有相让的意思:他代表的是韩家的利益,出使燕国可不想在燕皇面前落个屈居人下的印像。
“郡王,你是失了腿不要再失了仪,我们大楚可是礼仪之邦,你还不起身请公主殿下入座?!”江铭的嘴巴向来都不会饶人的。
而燕也没有强大到让江铭因此而有所顾忌,所以他当然要回敬韩狂生了。
☆、412.第412章 丧心病狂
阿凤要落座,当然是左首第一位;但是她如果开口,那也是自降身份:为了一个座位而说话,她这个宁国公主还真就是有点尊贵不起来。
但是不说话就坐到右首第一位去,就实实在在的抬举了韩狂生,变相的抬举了韩家;更会让燕皇生出误会来,认为大楚皇室很惧怕韩家的人。
看上去只是一个座位,事实上却牵扯着太多的东西在里面。
阿凤很有点幸庆,一路上她不是没有动脑筋想要离开江铭的;因为只有她离开了,江铭才有可能再遇到好姑娘嘛。
好在,她很不舍的,总想着再等一等,就等几天;结果几天几天的等下来,她和江铭一路走到了燕国。
今天,幸好有江铭在。因为江铭在她的身边时,她就不会惧任何事情:她和江铭联手时,有种天下无敌的感觉。
江铭果然开了口,江铭也果然让韩狂生的脸色变了:激怒韩狂生是最好的计策,因为韩狂生怒了,才会让燕皇看到韩家人的短处,才会让燕皇对韩家失去信心。
韩狂生对自己的腿当真是在意的,非常的在意;哪怕是太后为此硬是让皇帝封了他为郡王,他依然无法释怀:其实,他也不想一想,那些在边关打生打死的将士,拼了性命又有几个为王了?
可是韩狂生就是无法放下此事,在他看来就是亲王也无法弥补他失去的腿。这个想法也没有错了,再高的爵位都不能代替他的腿。
他最忌讳人家提及他的腿了。江铭不但提了,还以那样一种口气说出来,让他的一口气就冲到了脑门上:“你是同本王说话吗?好大的胆子。”
江铭淡淡看他一眼:“你这是在公主面前说话呢,是要谋反吗?”他不介意把谋反两个字说到明处,也是让燕皇更加一层的顾虑。
韩狂生的眼角抽了抽:“你给……”
“都是朕的不是。好了,都不要说了嘛,是朕疏忽了。”燕皇开口打断了韩狂生:“来人,给靖忠郡王移席,为宁国公主重新布置一席;江国公自然是要陪在宁国公主身边的,你们快点儿,不要怠慢了贵客。”
他的一番话无疑就是打了韩狂生一记耳光:他占着位子不放,却被燕皇给赶到右首边去了。
但这也怪不得燕皇,谁让他在江铭面前步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