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前便是辅政大臣,当时离卓天年纪还小,便是由他辅政,代下决议,后来皇上长大了,他却始终没有归权,这才惹起了皇上的猜疑和处置之心。
“本王不明白你的意思。”沐清远蹙眉,他向来自负于自己的看人眼光,能够将人看透看明白,任何人的心思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但是面前这个二十几岁年纪轻轻的男子,却让他心生了一种无法捉摸的感觉。
“皇上已经成年,并且亲政三年,离国正在努力地壮大之中。国强定然要民富,而民富便是要民信之于君,皇上推行新政,以仁义治天下便是这个道理。”暮轩见沐清远沉吟一声,微微停顿一下给他时间思考,随后又说,“但是,如今离国却有几大矛盾所在,如今看来不过是些细微末节,但是他日必定成为亡我离国的凶手。”
大概也只有暮轩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连亡国这样的话都被他说出来了。但是如他这般心思谨慎的人,又怎么会信口开河,所以沐清远只是眯着眼听他继续说下。
第一百四十二章、意料之外杀手现
章节字数:2212字更新时间:2011-11-23 10:11
“离国最大的内乱,便是皇上和摄政王的分权对立。说起来,这场对立持续了三年,从皇上亲政开始便着手想要彻底清除王叔手中的势力,但是沐家盘根错节多年,绝对不会那么容易被连根拔起,所以皇上日夜忧思该如何是好。”暮轩见沐清远面露怒色,连忙继续说道,“但是,这并不能责怪皇上,若非王叔掌权多年不肯归权,以皇上仁厚之心和孝义之道也绝对不会对王叔赶尽杀绝的。皇上心怀天下,不愿意因为同摄政王的战争而动之国本,因此才会有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僵持。”
这不是随口说说,不论皇上还是沐清远都将百信和离国放在首位,在争权夺利的时候依然不忘国本,这也是为什么皇上迟迟没有对摄政王斩尽杀绝的原因。虽然一方面不愿意动摇国之根本,另一方面也是惜才,毕竟如今能一心为国家社稷着想的大臣已经不多了。
“皇上以仁义治天下确实没错,但是那是用在太平盛世,绝对不是如今这个时候。”沐清远忍不住打断,“自从十几年前的宁离大战,双方都休息了太久了,宁帝病重,宁国内乱,宁三皇子暴躁易怒,宁四皇子阴狠毒辣,至于那宁太子更是高深莫测。如今已经已经不是修生养息的时候,而是要随时等待着宁国大军的挥军入离,皇上却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哼,初生牛犊不怕虎,却也要看那头虎,会不会咬死人。”
暮轩自然知道沐清远的意思,十几年的休养生息不论是离国还是宁国,都已经休息够了,甚至连北戎南蛮,以及边境的几个小国都不停地蠢蠢欲动,这个当下推行新政确实不妥。
但是,暮轩所指的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新政,他知道皇上急进,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将权力掌握在手中,他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不能容忍任何人心生异心,更加不能容忍摄政王这样的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王叔,平心而论,您并没有真正地去观察过皇上,不是么?”暮轩突然放软了态度,恭敬地说道,“皇上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满嘴糖汁的少年了,他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坐在那个高位,忌惮权倾朝堂的人,是他应该做的。”
一个不懂得居安思危的皇帝,不是一个好皇帝。同样的,一个不懂得忌惮权臣的皇帝,也不会是一个好皇帝。
沐清远突然沉默了,将目光投到了窗外,似乎不想回答暮轩的话,好像在躲避些什么。
暮轩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一道剑光闪过,随即一个黑影从窗外跃入,剑光直指沐清远,暮轩立刻上前阻挡了黑衣人的攻势,两人相击一掌,各退一步,暮轩浑身一凛,这个黑衣人的功力比他想象中要高了许多。
黑衣人明显也是微微一怔,没想到沐清远的身边居然会有如此高手,忍不住恨恨道,“没想到你身边有这样身手的人,真是小看你了。不过,哼,就算如此,今天也是你的忌日。”
说着,黑衣人将全力聚在双掌,猛地挥出,暮轩眉心一动,立刻全力接掌,谁料窗外又跃进一个黑衣人,看那身手和另外一个不相上下,手中的长剑也如出一辙,只见他一剑刺向沐清远。
“小心。”暮轩勉强收掌,想要赶去沐清远的身边已经来不及,只能眼睁睁地望着长剑注满内力刺向沐清远。
沐清远也是见惯大场面的人,虽然从未涉足江湖,但是曾经带军打仗,对杀气很是敏感,自知不敌来人的武功,立刻一个翻身让那一剑击空。却不想,那黑衣人仿佛早就料到沐清远的动作,另一只手中陡然出现一把匕首,同样闪着寒意,刺向沐清远。
就在匕首逼近沐清远的时候,他的身体居然凌空一闪向后退了数步,黑衣人不由得蹙眉,匕首碰上了一支碧绿的笛身,匕首竟然被震开,黑衣人震惊地望着突然加入战局的白衣人,心中暗叹摄政王的身边果然卧虎藏龙。
眼前两人的伸手绝对媲美江湖中的高手,居然甘愿为摄政王左右护卫,想到这里不禁愤恨道,“沐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