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人来人往,心里想那个人会不会只是和我开玩笑,其实他就在里面。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如果那天从实验室下班回来还不是很晚,我都会跑到h公司的大楼对面,静静地坐着。有时候忽然悲从中来,就忍不住伏在膝盖上默默呜咽,甚至有一次,还引来了一个好心人过来问我:“are
you okay?”
我和他,再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了吧。
临走那天晚上,我又去了一趟h公司,因为还没有吃晚饭,就走进了旁边的一家麦当劳。
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默默看着外面仍然灯火通明的大楼,心里说:“再见了,杨帆。”
正暗自神伤,对面位置上坐下一对情侣,态度亲昵。我心里苦笑着,收拾东西正准备离开,忽然觉得那个华裔女孩很面善,我认识她吗?
我愣愣地看着她,那个女孩也觉察到我的注视,却不以为忤,对我笑了笑。我恍然想起,这不就是那个和杨帆一起去滑雪,“还不是”他女朋友的女孩?
我最终还是按下了想开口问她认不认识杨帆的冲动,带着疑『惑』离开了麦当劳。
如果我没有认错人的话,那么他和她最终也没有在一起?
可是即使是那样又如何呢?他身边的女友走马灯地换,却从来不会是我。
从美国回来,我终于下定决心,收拾心情,重新开始。
第1卷 第十四章:新来的法务专家
当我提着电脑包走进大堂的时候,看见电梯的门正准备关上,我大叫一声:“等等!”赶紧冲了进去。可是电梯不争气地叫了起来,竟然超载了!
我讪讪地退出电梯,可是这个破玩艺仍在那里叫,不肯关门。里面的人面面相觑,站在最外面那个穿着西服,斯斯文文的小伙子只好也退了出来,电梯马上不叫了。
我看见门口其实空出一大个空位,想起以前的经验,于是又迈步进去。
嘢,成功了!电梯没有报警。
电梯门关上之前,我看见那位仁兄一脸尴尬地站在外面。对不起咯,谁让你比我重啊。我心里偷乐。
其实平时我也不需要那么赶的。我一向爱睡懒觉,而且我们这种公司,人员经常往外跑的,也不需要打卡。只不过今天九点正有一个会议,要和客户谈判合同条款,所以不能迟到。
才从美国回来两天,凳子都还没有坐热,就又被老板揪进来跟这个项目,因为原来的项目经理准备辞职,所以要赶在他走之前交接完毕。
其实方案已经确定下来了,只是在准备签合同的时候有些法律条文卡住了,僵在那里,需要出动双方法务部的人员来谈判。
我冲进会议室,客户经理raymond和原来的项目经理已经在那里了,可是还没见法务部的人。
“shirley呢?”我问道,shirley就是我们法务部的经理。
“shirley出差了,今天是她新来的一个马仔叫david刘的参加。”
raymond话音未完,有人推门进来,我一看,原来就是那位被挡在电梯外面的仁兄。他看见我,也是一愣。
raymond看见人齐了,也不给我们介绍,直接就拨客户的电话:“张科你好,我是c公司的raymond。我们这边人齐了,有刘律师,两个项目经理赵小姐和马先生,请问可以开始了吗?”
客户那边也是几个人,主要是和我们谈方案的技术部门的人员和他们法务部的人。
合同用的是我们公司的模板。一开始客户是不大愿意的,想要用他们的,只不过他们也知道如果要用他们的合同模板的话,在我们公司的流程就会变得很长,而他们又急着上这个项目,所以也只好让步。但是在有一些细节条文,他们还是不能接受,客户经理raymond和他们商讨了几次,都没有达成共识,只好出动双方法务部的人直接对话,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反复诠释和双方咬文嚼字的商讨,终于敲定了大部分条文,只是剩下还有两条,双方仍然坚持不下。
即使我只需要在旁边帮腔解释两句,我都觉得已经快要昏过去了。每一个项目,我最怕的就是合同谈判,有时候经常僵在一些跟项目方案十竿子打不着的条款上,公司的规定偏偏是要面面俱到,防患于未然。
这次我看raymond是有些急了,暗示david让步,可是david坚持不让,结果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挂了电话,raymond已经要拍桌子的样子,对着david大声说:“你说风险到底在哪里呢?两百万的合同,像你这样谈法,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技术方案比别人胜出一筹,合同早就丢了!我找你们shirley去!”说完摔门而去,剩下我们面面相觑。
raymond是我们这里的top
sales,平时说话都挺牛气的,所以我们也见惯了他这个样子。只是那位新来的法务专家,恐怕还没见过这种场面,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