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其他 > 杨喜儿沐青山 > 分卷阅读60

子到了。”

原来婶子是灾民?

那她……

狗子忽然觉得,手里的点心重了许多。

他跪下,哐哐哐地磕了几个响头,才肯离去。

杨喜儿看着他的背影,百感交集,好一会,才重新拉起板车。

她刚出城门,流民们就围了上来。

“天啊,树林村的人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也太有钱了吧。”

“同样是灾民,这也太不公平了。”

……

果然,妒忌声四起。

好在她之前造势造得不错,也有不少人帮着她说话。

“你们可拉倒吧,之前人家树林村上山你们没看见?”

“几棵人参和药材,少说也能卖十几两银子。要是连这点东西都买不了,那才叫奇怪呢。”

“就是,就是,想要就自己上山啊。”

那几个搅屎棍听了,脸立马就黑了。

是他们没上山吗?

他们上了啊!

可不要说人参,就是药材也没几根!

凭啥树林村运气就这么好?

他们就什么也捞不着?

几个搅屎棍心里愤愤不平,正想说些什么,刘管事就过来了。

“咋?眼红病又犯了是吧?”

“还想不想在这里待着了?要真这么爱闹事,就继续北上,莫要在我们这里待着。”

继续北上?

那不要了老命吗?

搅屎棍们一听,赶忙拍拍屁股走人了。

比起给树林村使绊子,还是安安稳稳地留在这里更重要些。

搅屎棍们走了,树林村的人也到了。

他们赶紧围上来,接过大板车。

粮食。

都是粮食啊。

还有布匹。

还有好些小吃食。

大伙内心狂喜,却又不敢表现得太过,只好以最快的速度,把板车拉回了他们帐篷。

那速度,快如狂风。

杨喜儿走着走着,就连板车的尾巴都看不见了。

得。

被遗忘了。

她哭笑不得地继续往帐篷的方向走。

等她到时,刚才拉车那几人才围上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抱歉,俺们忘记您了。”

“没事。高兴嘛。快些把东西搬进去吧。”

省得待会其他村的人又来围观。

那几人一听,赶紧把东西卸了下来,合力搬到帐篷里。

粮食和吃食都是能看见的,就是那被布匹包得严严实实的棉袍他们看不到。

村长疑惑道,“这是啥?”

杨喜儿神秘地笑了笑,也不急着说,伸手就去解绳子。

绳子解开,布匹拉开,棉袍就这么暴露在众人眼里。

南方人是没见过这玩意的。

看样子,只知道是衣服。

杨喜儿介绍道,“这是棉袍,北方人专门御寒用的。再冷的天,只要把棉袍穿上,都能出门。”

太好了。

那就不怕冷死了。

大伙听罢,皆面露喜色。

第46章 犹如过年

“祖宗保佑,这一关总算过了!”

老人们又开始纷纷朝南跪拜。

要说大伙到了北方后,最怕的是什么?

那就是寒冷。

之前那场大雪,那种刺骨的冷,还深深刻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棉袍只分大人小孩,尺寸是不分的,大家一人领一件。都保管好了,这可是保命的东西。”杨喜儿笑了笑,开始招呼大家领棉袍。

人人都沉浸在往后可温饱的喜悦中。

只有村长,看着这么一堆东西,想到了一件事,“这……花了多少银子啊?”

若是杨氏自己贴了钱,他定是要给回去的。

杨氏给村里带来的福气已经够多的了,村里再花她的钱,实属不该。

杨喜儿听他这么一问,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幸好她也提前做好了准备。

她神色如常,语气淡淡道,“大伙还记得包程吧?他就是开药材铺的。托他的福气,咱的人参,卖了个高价。我到那里时,刚好碰上一个员外,家里有生病的孩子。他一听说咱的人参是山里货,直接给了我30两。”

大家一听,倒吸一口凉气。

杨喜儿见大家信了,又继续忽悠道,“还有咱的药材,以及之前刘管事之前给的那锭银子。这一趟我们拢共得了……”

她顿了顿,伸出四根手指,神神秘秘道,“40两!”

吹吹牛,说个双倍不为过吧……

反正在他们眼里,人参就是顶贵顶贵的玩意,真实的价格,他们是不清楚的。

果然,除了村长,大家都深信不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