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们连声称是。
若是连他们自个儿都凑合度日,日子怎能越过越好。
“不会包咱们就自己摸索,饺子嘛,我在镇上见过,不难!”村长的婆娘蒿氏高声道。
“对,我连点心都能做,就不信还做不出个饺子!”方婶子满眼不服输。
其他女人们也纷纷附和。
杨喜儿在一旁看着,眼中尽是欣慰的笑意。
虽说只是个小小的仪式感,但无形中能凝聚大家的心,使得大家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越来越团结。
大家越团结,她也就越放心将村中的产业交给村民门打理照料。
而且,她也有些馋饺子了。
接下来,男人们去河边清洗猪下水,不用带孩子的女人,则都去了厨房,研究如何包饺子。
杨喜儿也跟着进了厨房。
她倒不是为了凑热闹,而是因为,她会包饺子。
在没穿越前,因着担心外面和速冻饺子用料不卫生,只要得空了,她就多多包一些饺子冻在冰箱。
每当忙得不可开交时,饺子是最便捷也最好吃的选择。
无论是月牙饺,还是元宝饺,亦或是柳叶饺,就没有她不会包的形状。
除此之外,杨喜儿尤其对自己调馅的手艺十分自信。
凡是吃过她包的饺子的人,就没有不夸的。
但,她忘了自己以前包饺子都是买的现成饺子皮,眼下却是实打实要自己和面擀面皮。
这个她是真不会。
树林村的女人们也有些抓瞎。
大家纷纷望着经验最丰富的方婶子。
“方婶子,和饺子面,面团要硬一些还是软和一些?”
“方婶子,面团要发酵吗?”
“方婶子,饺子皮是圆的还是方的?”
方婶子也欲哭无泪,犹豫片刻道:“大概,和包包子也差不多吧。”
得,这也是个没经验的。
包包子要用发面,包饺子要用死面,杨喜儿虽然不会和面,但她也懂这个烹饪技巧。
正当她准备开口提醒方婶子时,吕氏小声开了口:“东家,和面擀面我都会。”
杨喜儿一喜。
对呀,她怎么将吕氏给忘了。
吕氏可是如假包换的北方人,制作面食上,定然是一把好手。
众人一听,也开心的不行,赶紧为吕氏拿来一个围裙。
很快,厨房里便热火朝天忙活了起来。
众人都是心细手巧的,经过吕氏演示一遍,便将如何和面如何擀面学了个七七八八。
杨喜儿则将调馅的工作包揽了下来。
很快,男人们洗好了猪下水,回到院子里话着家常。
女人们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包起了饺子。
孩子们则在院坝里追逐打闹。
整个村子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第244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半个时辰后,热腾腾的饺子出锅。
除了杨喜儿和吕氏母子,在座的众人基本都是第一次吃饺子。
一吃进嘴里,他们就惊叹不已。
饺子分为猪肉白菜馅、猪肉萝卜丝馅和猪肉泡菜馅的,每一种都香得让人想把舌头一起吞了。
“原来饺子这么好吃,怪不得北方人爱吃,咱们以后年年都包。”
“真香!我还能再吃两大碗!”
“还多着呢,大家敞开肚皮吃。”
明明晌午才吃饱了肉,众人依旧吃得狼吞虎咽停不下来。
这像做梦一样的好日子,他们从前想都不敢想。
直到天擦黑,众人才逐渐散去。
杨喜儿带领着一大家子,也往自家走去。
憋了一下午的小头终于问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
“娘,你啥时候遇到海外商队的,咋都没跟我们说?”
杨喜儿笑了一声:“怎么着,娘做什么事,还得向你汇报不成?”
小头急的抓耳挠腮:“娘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下午我听爷爷说,海外那些人个个红发绿眼,长得跟怪物似的,是真的吗?”
他对喇叭什么的,根本没什么兴趣,但是对外国人,那是大大的感兴趣。
杨喜儿哪知道这个时代的外国人长什么模样。
但,既然沐老头这么说了,想来也差不离。
是以,她点点头:“你爷爷说得没错,只不过,人家外国人发色和眼睛与咱们长得不同罢了,哪里是什么怪物。”
“那娘下次再遇到外国人,一定带儿子开开眼界可好?”
小小也附和道:“奶,我也要看,带上我!”
杨喜儿被这两个活宝逗得合不拢嘴,笑着颔首:“行,只要那些外国人下次还来,我一定带你们去看看。”
一家人欢笑着进了家门。
按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