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其他 > 半生风雨行 > 第29章 剃头宴

我喜欢看武侠剧,第一次看的电视剧是《天龙八部》,开场那一段,乔峰在英仇峡大战慕容复被包围后,提起酒壶喝完酒,大杀四方,豪气干云,深深地震撼了我。

再加上平时长辈们都那么喜欢喝酒,我便以为酒的味道很甜美。

那天,家里有人帮忙干活,父亲交待我去买酒,小商店离我家有一段路程,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品尝,觉得很辣很苦,难以下咽,便多试几口,越试越想不通大人们为什么喜欢喝这么难喝的液体,又多抿了几口。

还没进家门,手中的酒瓶就不受控制地掉落在地上,进屋后,一头便栽倒在床上,直到黄昏时才醒来。

奶奶白了我一眼,然后告诉我:

“刚才你爸爸来叫你放牛,若不是我将他支走,你得挨一顿毒打!下次不准再学喝酒了!”

我赶紧翻身起床,背起背篓,操起镰刀就往山上跑,要是晚上牛没有夜草吃,挨了饿,父亲肯定要质问。

我自小对奶奶的依赖和感情,都要远远高于父母!

二年级的上半个学期,不知道陈老师跟邓丹丹的爷爷产生了什么矛盾,教室不让用,我们就不得不转移到山脚下的陈老师家里。

这次的教室更加简陋,四面墙壁也是用石头跟黏土堆砌而成的正方形,占地面积没有之前的大,墙上面搭满木头和竹子,再铺上两层塑料布,最上面压一层泥土,教室里的场景跟之前差不多,甚至都不及。

是陈老师和他儿子,还找了几个工人一起临时搭建的,其中一个同学的爸爸也跟着帮忙修建,所以陈老师给他免了这个学期的学费。

陈老师家的房子就紧挨着教室,也是土墙麦草屋,样式跟我家的差不多,但面积没有我家的大。

搬过来后,正好赶上陈老师家种的桃子和梨成熟了,那两天时间里,陈老师拿着竹竿,把所有果子挑下树来,分给了所有人,大家都吃得不亦乐乎。

李廷军今年将头发剃光了,换了套新衣服,帽子也换成了新的,摆脱了“假姑娘”的特征,但同学们已经叫习惯了,这个外号还是一如既往的存在。

大家整天都喜欢捉弄他,总是趁他不注意时,一把揭开他的帽子,抚摸他光秃秃的脑袋,俗称“抹灯泡”。

时常惹得众人哈哈大笑,但他也会挣扎反抗,却很少会表现出真的生气。

我们这里有办“剃毛头”酒席的风俗,一般孩子在满三岁、六岁、九岁或者十二岁时,将头发剃光,父母会为他举办一场宴席。

而在这之前,会一直留着头发,李廷军就是这种情况。

办“剃头酒”要请道士先生来做法事,我干爹王阴阳及他的师兄弟们就会经常接这种活。

除了场面热闹,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会来参加之外,当天晚上还有表演看,先生们奏乐、诵经、讲笑话、像孙悟空那样耍金箍棒、安排过刀山等等。

其中“过刀山”给我的印象最深刻,人们也把这称作“过关”,剃头的人先过,其他有需要过的也跟着过,过满三、六、九、十二岁四次,表示所犯的“关煞”得以破除,今后的人生会顺利平安。

“关煞”,是道士先生们的术语,通过生辰八字推算,某人命中犯‘煞’,得破除!

用四架实木制成的楼梯,捆绑牢固,搭成人字形,上面等距离绑上十二把闸刀,这种闸刀是农村用来切断喂牛的玉米杆和喂马的草料用的,刀身宽而长,刀刃异常锋利。

办酒宴的人挨家挨户去借刀,集齐十二把后,还要用磨刀石除去刀身上的锈迹,刀刃处磨的铮亮,较之前更加锋利,然后交给先生。

道士先生拿到刀后,用作过法的纸钱擦拭刀口,边擦边默念咒语,最后绑到楼梯上面。

去过关的人将自己的姓名及生辰八字报给先生,由他写在纸条上,必须准确,不能错报,先生将纸条混着纸钱点燃放进火盆,然后取事先准备的一碗清水,这清水据说也是作过法事的,将水抹在过关人的脚掌心。

用红布条作为项链,给过关人脖子上挂一把挂锁,再由先生扶着爬上楼梯,光脚踩在刀刃上,一直踩过十二把闸刀,就算过关完成。

直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光着脚踩在那么锋利的刀刃上,脚都不会受伤!

我自己就是过满四次关的,但是都没受过伤,只是脚底会被摁出痕迹,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因为过关而受伤的,很神奇!

办“剃头宴”,也跟红白喜事一样,做流水席,收礼金,主人家也会因为这次宴席而小赚一笔,不过除去花销和付给先生们的工资,也没剩下多少,平时送出去的礼金多的人家会多收回一些。

这一年秋天,我妹妹出生了,家里一片喜气洋洋,父亲心情大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我也八岁多了,很希望妹妹快点长大。

之前亲眼看着弟弟在我面前慢慢没了呼吸,越想越觉得遗憾,但愿妹妹能够健康成长。

不过我小时候嘴馋,总是悄悄偷吃给妹妹准备的蜂蜜和葡萄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