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南瓜粥煮得很是不错,香甜。”池泽用勺子舀了一点送入口中,赞叹道。
吃了十几年的粗米陈麦,这碗普通的南瓜粥倒也显得美味。
早膳还算清淡,虽然有份油食,但多是粥与点心,与前世当然比不得,可在这个时代,真真算是不错的了。
池泽吃惯了苦,好的能吃,差的也能吃,这会夸赞,一是感慨,二是拉近关系。
两人就坐在和尚小院里的亭子内,吕听雨含笑看着,心思飘忽。
方才池泽同意之后,她竟情不自禁般欢呼出声,真是有些太不矜持了。
此刻她正襟危坐,意图挽回些印象来,只是从小性格洒脱,父亲吕知府性格又仁厚,对她束缚较少,想学那些闺阁女眷的扭捏姿态也实在是学不来。
想到这里,小姑娘也放开了,索性开口说道:“少侠救了我的命,父亲本想接见,但公务繁忙,近日没有时间,失了礼仪,很是抱歉。”
吕听雨满脸歉意,按理来说别人救了自家女儿的性命,作为父亲的吕知府摆宴款待也好,赠礼报恩也罢,都该有所表示。
但最近城中发生了很多怪事,连吕听雨也听说了不少,加上归铉大师出了城,无人可用,所以吕知府没来也是正常。
不过为了避免池泽以为是知府怠慢于他,吕听雨还是得解释一番。
“无事。”
摆了摆手,池泽露出笑容,真诚地说道:“昨日进城,便见了城中百姓活得安稳,比在外面好上许多,听见很多人都真心夸赞知府的廉洁勤政,在下也佩服得很,自然理解。”
听到池泽夸赞自己的父亲,吕听雨自然喜笑颜开,心中越发高兴。
“另外。”清晨的光照在池泽的侧脸上,那是东边升起的太阳,并不炽热,反而有些温暖。
“你可以叫我阿泽,不用称呼我为少侠,这挺奇怪的。”
少女眨了眨有着眼睛,愣了一下,笑了,如同春来,万花开遍,她狡黠的说道:“好啊,那你也不要叫我小姐了,叫我听雨。”
门户之见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并没有多少延续的土壤。
阶级分明,也只针对那些既无能力,也无地位和财富的人,吕听雨再单纯,吕知府再亲民,也不会对一个普通黔首另眼相看。
一本功法,一道灵诀,便是超过功名利禄的重量。
……
两人走在坊市,池泽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归铉和尚心思再细腻也是一个男人,自然不会想到给池泽准备衣物。
而池泽也是节俭惯了,这件布衣未破便也没有更换的打算,但吕听雨却机智地让仆人前去准备了。
一身烫金纹路的合身戎装,不仅穿起来方便,也让池泽多了几分干练潇洒的气质。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原本看起来略微有些小孩装大人的池泽,瞬间变得感觉可靠起来。
吕听雨也难得穿了一身较为淑女的打扮,淡蓝色的绮罗长裙,不施粉黛的脸也多了几分艳丽。
两人走在一起,颇有一种相得益彰之感。
吕听雨带着池泽在宽敞的街道上到处逛着,一会看看小摊上的小物件,一会又买了串零嘴。
说是带池泽熟悉城中,不过更像是让池泽陪着她到处游玩。
不过也正常,两人年岁相仿,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再如何早熟,也不过更像是个大点的孩子,也许教育得很好,但在自己有些喜欢的人面前,安心放纵一下也很正常。
池泽也不多说什么,毕竟他打算利用一下少女,出于愧疚,陪着她逛逛也没什么。
两人东转西转,到了一片广场上,这里不知道为何挤满了人。
初一和十五都是民间流行的集会时间,往往那天这里都会有许多人,小商小贩们会自发地在这里聚集,将整个广场铺满,甚至会延伸到街道上去。
不过今天可不是赶集的时间,这广场上奇怪地挤满了人,甚至比赶集时的人还要多。
池泽不明所以,吕听雨更是好奇,当下拉着池泽便想上去凑个热闹。
被一个少女拉着手臂,池泽多少感觉有些尴尬,殊不知吕听雨的脸早已泛红。
“人间疾苦,佛见怜悯。”
“万光升起,普度世人。”
“我佛慈悲,洞见百姓苦难,愿普化众生,脱离苦难。”
护着吕听雨挤过痴迷的人群,池泽进到了里面,看见一个长相普通的和尚打扮的人,正合掌盘坐颂念着佛经,而两名小沙弥对着人群不停地传教着。
明明那念经的和尚是在默念佛经,但隐隐约约之间,诵念之声如附骨之蛆般在耳旁升起,仿佛就像是有人就在耳边一般。
这种异象,表明这和尚一定有些异于常人的地方,池泽眯起眼睛仔细观察,便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那和尚虽然表面看起来虔诚,但闭着的双目眼珠转个不停,好像做了噩梦一般。
他的头发也显得奇怪,就像是刚刚才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