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力是家里的小儿子,自小没受过什么苦,父亲钱建国是一个国营军工企业的老技工,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爱抽烟,除了时不时过问下儿子的学习,就没什么交流的了。
母亲张爱珍,农家出身,家庭主妇。
还有一个姐姐,在客运公司公司,已经成家立业,便宜姐夫是公交公司的司机,两口子既是恩爱夫妻也是革命战友。
赵雯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一个家属院的,比他小两岁,赵雯雯父亲和自己老爹关系不错,经常一起下象棋,两人青梅竹马,两家算是世交。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钱力非常不适应,各种都不方便,没网没电没自来水,上个厕所还要跑茅房,夏天尿个尿能被蚊子叮五六个包,冬天冻的粑粑都拉不出来。
适应了一段时间后,钱力就学会了辩证地看待目前的处境,发现在这个时空好处也是很多的。
首先就是环境好,一点工业污染都没有,空气纯净,呼吸都觉得顺畅多了,如果非要感慨一下抒发一下情怀,那就是这个这个时空的空气是24K的纯度,容易醉氧。
其次,没有生活压力,自己夫妻二人运气好,过来就碰到白姐和原哥,不用白手起家,直接就分到了干股。还有就是自由度高,自己也算个分公司经理了,一把手,决策权财政大权都在自己手里。
此外,社会地位高啊,作为白姐的娘家内弟(对外是这么说的),又是白姐亲点的总督,手下这些没有一个不深受原家或白姐恩泽的。
刘家兄弟算是原家的嫡系,唯白芸娘是从,张大彬的老婆白春桃更是如白姐女儿一般,黄国升有点靠外,但也是家族企业的资深员工。
最好的一点,就是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想象空间巨大。
没人管、大权在握、自由、成长空间巨大,自己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能有这机会,还不知足?穿越就是好啊!
到了莱州府,手里不缺银子,谁都不知道芸娘给了他多少银子(银票),他自己可心中有数,一万两!这是什么概念?一座四进的宅子也就三十多俩。
钱梦龙到了莱州府,百货铺子已经开好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动不动就不开门,毕竟这铺子只是几个人的身份掩护。
盘桓了些日子,钱梦龙瞅准僻静的城郊地方又买了两一座四进的大宅子用来安顿陆续到来的移民,刘氏兄弟他们自会安顿好这些人,反正后面的人还没来。
钱梦龙就开始在城里乱逛,年轻人嘛,什么都好奇,平日里轮流带着刘国山、刘二河、张大彬、黄国升他们出去逛,省得让人觉得自己拉帮结派。
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但是钱梦龙不是没心眼儿的人,知道这关系着以后自己在这个时空的生存和后代的幸福,该办的正事儿他还是很在乎的,手脚闲着脑子可没闲着。
现在手底下这么多人,虽然没什么事儿这些人是不能出门的,但是以后这是个长期的事情,在城里还是不太方便。还是要搬去城外才好。
主意打定,自己骑马太招摇,钱梦龙就雇了马车,去城外的海边兜兜转转,琢磨着哪里合适能建个庄子。
到处溜达了半个月,钱梦龙选了块地方,在后世的龙口市海边,那里地力不行,就一个小庄子,一些渔民靠海吃海,偏是偏了点,但是正合适。
于是钱梦龙找了成立的牙行,花了银子疏通关系,在龙口岸边海边买了一大片荒地,雇了工匠建了五六个宅子,材料也不用多好,半砖半夯土就行,里面用砖,外面用夯土,毕竟也就是个中转基地。
盖房子需要人手,钱梦龙刻意拉拢村农,给了比平时工钱高出两成的月钱,还从渔民手里购买渔获。一来二去和旁边庄子里的人混得还挺熟。
自己编造的身份是河南来的大户人家小儿子,家里分家,自己是侧室出身,跟两个大娘生的大哥不和,又喜欢大海,所以拿了分家的一笔钱过来莱州府买地建庄子,以后准备做出海的生意。
村民干活得了银钱,还能卖鱼给钱东家,一时自己这边的人和庄子里的人倒也和睦相处。
事情还是很多的,宅子建好以后,还得囤积粮食、布匹、种子、农具、油盐酱醋、各种铁器,跟各路客商打交道建立关系建设贸易渠道,反正就是啥都得准备。
不过手底下这些人也都能安排得过来,分头买不同的东西运过来。
那三个岛他是去过的,上面荒凉得很,除了几十户开荒种地的岛民,啥也没有,也没有大明官府派驻的人。
船也是个问题,这是妥妥的供方市场,没有关系有银子也买不到,船厂都是官府手里。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困难多。通过互相请吃请吃,钱力跟买粮食认识的粮铺掌柜搞好了关系,每次好酒好菜吃饱喝足,然后一起去做特殊场合去犯一些男人会犯的错误。
很快钱力和粮铺掌柜就在酒酣耳热之后称兄道弟。
掌柜的是个实诚人,这能不是兄弟吗?不但大笔的银子送给自己,还请自己吃饭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