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科幻 > 祸人 > 第1章 冰海往事

怪像,发生在自然界中的不符合常识的现象。这种常识,关乎着物理、生物、化学,也关乎当代社会的人文环境。

2018年,夏,北京。

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在停止的那一刻,留下了一团厚重的乌云,盘踞在北京城的上空,一直不肯消散。这几天,所有北京的航班停飞,民用飞行器遭到了禁用,市民们的心情也受到了阴沉天气的影响。

起初,人们认为只要再刮一场风,下一场雨,乌云就会散去。然而等了整整一周,也没有见到任何风雨的影子。渐渐的,对于这团乌云的推测,从自然现象的范畴,转移到了超自然现象。社会媒体的报导也逐渐趋于离谱,各种奇葩言论层出不穷。热度最高的,是一则“外星飞船侵略地球”的新闻。

朝阳区的某个出租屋内,刘询坐在电脑桌前,兴致勃勃地翻阅着微博上有关这团乌云的帖子。在看完一篇又一篇胡说八道的推论之后,他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一个名为“莣孒嬡徳魚”的网友发出来的一张照片上。

那是一张用手机前置摄像头拍出来的十分模糊的照片,除了主人公和那团云之外,照片上还有一只闯入镜头的红色手掌。在那只手掌的指端有五根像骨头一样的尖刺,光看照片并不能分辨那是真的还是道具。

刘询起身走到书架前,经过一阵搜索后,找到了一张他爷爷留给他的黑白照。照片很有些年代了,片底已经开始泛黄,上面的保护膜也起了气泡。

在这张照片上,有一个很帅气的,穿白大褂的白人男性。他站在实验台前,手里拿着一个手掌的骨架,骨架指端也有五根延伸出来的尖刺。

关于这张照片的来历,还有一个很沉重的故事。

那是1964年的11月,当时的刘老爷子——也就是刘询的爷爷——在前苏联一批探险家的号召下,登上了去往北冰洋中心区域的破冰船。旅途的前两周,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破冰船按照预定的计划缓慢向极点推进,中途没有遭遇过任何事故。最终在11月23日那天,八位探险家成功在极点的冰层上登陆了。

那场冒险的目的,就跟如今的人攀登珠穆朗玛峰挑战极限一样,只是一场纯粹的冒险之旅,并没有任何科研任务。人们着陆之后,感受完极点的超低温和迤逦的极光,就架起摄像机,准备拍照留念。

这时,一个名叫门捷列夫的男人忽然喊了一声“快看”,众人随即跟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在不远处的冰面上,极光映照之下,有个乌黑的东西正嵌在冰层中。嵌进去一半,露出来一半。怀着好奇,人们拿着摄像机走了过去,第一个看清楚那玩意儿的人立刻尖叫了出来。

那居然是一个人!

他的上半身被冻在了冰层中,下半身像倒插笔一样直挺挺地立在空气里。

但人们马上又意识到,他并不是一个人!我的意思是,他并不是人类!

他的身上没有穿任何衣物,那乌黑的颜色是他皮肤被冻出来的颜色。他的身子很长,光是露出来的下半身——以倾斜的姿势——就已经有门捷列夫的胸口那么高了,要知道门捷列夫可是有2m高的斯拉夫男人!他也没有性别,人们在知道他是赤裸着身子的时候,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他的胯下,但那里光秃秃,肌肉封闭得很严实,连排泄口都看不到。

于是他就变成了它。

最终,探险者们决定将这一重大发现挖掘出来,带回莫斯科,让全世界都见识一下他们这次冒险的战利品。

但是事情并不如人们预想的那样容易,显然极地的环境并不是拿来给毫无准备的人进行探索的。在冰面上进行挖掘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是北冰洋,不是南极洲,天知道这里的冰层到底有多厚,万一冰层突然碎裂,后果不堪设想。由于事先缺乏这方面的准备,更没有足够多的冰面挖掘经验,在挖掘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个队员手里的十字锄忽然凿穿了冰层。在探照灯微弱的光芒之下,一道很明显的裂纹迅速从穿孔处扩散,蔓延到了每一位队员的脚下。

“冷静,不要跑!”

在一位年轻的女性准备撒腿逃跑的时候,门捷列夫大声喝止了她。她的行为,很可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丧命于此!

“听我说,各位,我们现在必须回到船上去。动作要慢,要轻,因为冰面已经被我们弄得很薄了。”门捷列夫说。

“那战利品怎么办?”一个男队员问,他是个生物学家,对战利品的兴趣胜过了在场的所有人。

“放弃它,保命要紧!”门捷列夫斩钉截铁地说。

但那位生物学家并不愿意放弃这件有可能引发世界性轰动的战利品,他固执地说道:“不,我必须把它带回去,这可是一件生物学界的稀世珍宝!”

门捷列夫抓住了他的衣领,他一米八的个头买门捷列夫面前就跟个小鸡仔儿一样。门捷列夫恶狠狠地骂道:“那你就一个人留在这里慢慢挖吧,我可不会管你的死活!”骂完,他松开了手,跨出很大一步,离开了这个地方。后面那些人也跟着他陆陆续续地离开,只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没有了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