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还是老一套,上来先是客气地招呼,接着便带着现场观众的疑惑问道:“关于这首《兰亭序》,我想很多观众一定像我一样感觉这种风格的歌曲像是第一次接触,能说一下关于这首歌的类型和创作经历吗?”
徐子清似乎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微笑地点头道:“其实这首歌也是我无意中的一个尝试,其中结合了很多我们华国独有的文化财富,而我这首歌曲的灵感是来自古代著名书法家王之曦的作品兰亭集序,结合了我们华国的文化瑰宝之一的戏曲唱法相结合,才有了这首歌的诞生。”
这时台下的黄建接话道:“子清打断一下,其实我刚刚一直有一个问题,就在你演唱时我和包晓老师交流了一下,我一开始以为这是首古风歌曲,但是包晓老师反驳了我的观点,所以我想问一下你这个原创作者,这首歌到底是属于那种类型,说实话我和包晓老师讨论了很久,一时间有些无法归类。”
一边的包晓也是点头道:“确实,黄老师认为还是偏向于古风,但是我听出里面似乎结合了当下流行乐的一些特点,而到后面你又展示了结合戏腔的唱法,这样的话目前我们两确实还不知道属于哪一类。”
徐子清见两位评委一脸好奇地追问,也就大方地笑道:“其实两位老师说得不错,这首歌他确实不属于目前已有的那一类型之中,兰亭序这首歌采用古风的曲调风格,使用了大量的华国古代乐器,比如前奏中的二胡,长笛,琵琶等等,这些都属于古风常用的乐器,但也融合了不少流行乐中的元素,不如爵士鼓,中大提琴等等,包括在戏腔的运用上,这是一首形似古风却又区别于古风的一种类型!”
说着徐子清清了清嗓子对着镜头道:“我将它称为华国风!”
那颖这时终于找到一丝槽点,连忙吐槽道:“华国风不就是古风吗?有什么区别!”
徐子清倒也没计较,继续解释道:“所谓古风其实古风的编曲中对民族乐器的运用更多,多数旋律悠扬、速度缓慢,基本上属于飘逸类型,其次是就是日渐流行的念白和文案,歌词更注重措辞韵脚。就拿编曲上的音来说古风基本上都是宫、商、角、?铡⒂鹞?鳌!
“而华国风的编曲是在古风的音调系统上借鉴了这个五音成分并且用古典乐器演奏出,然后融入现代音乐中的流行乐器而得到的效果”
“这样的华国风不仅拥有古风乐曲的特色,同时也结合了当下流行乐的潜力,相对于古风的入门难,受众少,更加冷门来说,华国风受众更广,说得夸张一点,华国风是可以让世界理解的音乐!”
那颖脸色一僵,没有再说话,倒是黄建那边激动地鼓掌道:“厉害厉害,古风在圈内确实越来越难,因为受众比较小,导致愿意从事古风的音乐人也越来越少,但是如果结合流行乐的因素,完全可以走华国风的路线!”
这时徐子清却话音一转道:“但是古风还是需要有那么一群人去传承!那是属于我们老祖宗的精神文化,华国风只是另辟蹊径,以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宣传属于华国的文化精神!而古风则是华国风音乐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