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君 > 都市 > 庄稼地里的情缘 > 第249章 给我拔井

杨壮说:“嗯,不过,我也赞成他们的撇嘴。”

“啊?”薛槐把酒一放:“那我不喝了。”

杨壮笑着:“来来来,喝喝。”

薛槐又笑了,端起了酒。

他怎么会在意大家对他的开玩笑呢。

秋风清凉,轻掀女人的衣摆,似是风,也愿意窥探女人的美丽。

夜空澄明,今晚,天空的星星看的真切。

似是没有了那氤氤氲氲。

不过,杨壮感觉,似是现在天空中的星星,没有小时候的多了。

大家又喝了两杯,也便散了。

因为明天,还要忙碌,此时,不是休闲惬意的时候。

春霞依然跟着吴翠莲,去了吴翠莲家。

她不想孤独的在自己家,不想受母亲的无限唠叨。

吴翠莲也习惯了有春霞,似是她在,抹去了她一些空洞的孤独。

杨壮送大家都走了之后,关闭了厂门。

回头,向着卧房走。

一边走,一边看着这熟悉的一切,似是,在情感上,不愿意破坏这具有回忆的一切。

但是,为了发展,必须去除这一切。

这些房子,这些情景,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甚至成了阻止前进的桎梏。

如果就这样生产下去,杨壮知道自己干不大。

因为一开始的安排,就是要试一试这行行不行?才安装了中型设备。

他的最终目的,是大型设备。

这些房子,是无论如何也安装不了的。

杨壮来到卧房,盈盈已经拉上了窗帘。

见杨壮进来,盈盈问:“今晚还努力吗?”

杨壮一笑:“努不努力的,还不一样?”

盈盈说:“努力或许有成果,如果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

杨壮说:“那就再努力一下吧。”

盈盈笑了:“你不累。”

“毫无感觉。”

“习惯了?”

“嗯,习惯了。”

习惯,确实是一个很要命的事。

就有如有一个人,而忽然没有了,那是很难受的,会思想的死去活来。

夫妻上床,继续努力,为未来能争取到一个孩子,而不懈的努力……

…………

不过,此时二人的心里,却有些心灰意冷。觉得没孩子,是老天爷对自己的安排。

第二天,盈盈在厂里,杨壮来到了村西地里,继续收玉米。

哗啦啦的收割机继续收割。

一车车的玉米,继续拉到收麦点,卖掉。

同时,每一天的数量,及时的结账。

杨壮不想让收粮食的人欠自己太多钱,因为,收粮食的万一说手底下紧点,暂时给不了,那自己的一切计划,就会延迟。

那是会有很大损失的。

三儿的父亲把自己地里弄完之后,也来了杨壮这里帮忙。

他不要钱,就为了还杨壮的债。

情感的债。

当然,杨壮给他记下了工钱,以后他假若说要还钱的时候,自己就给他刨出去。

秋风阵阵,依然吹着有干的,有绿的玉米叶。

依然是簌簌作响。

秋光宜人,秋景也很美丽。

枯黄与绿色相间,如同人间冷暖。

杨壮的这些地收完的时候,已是十多天之后。

一身的疲累。

而后,便是安井浇地。

刚子,和三儿的父亲,都在地里,给杨壮浇地。

曹凤枝自然也来了。

此时在地里,不再担心炎热。因为炎热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秋风萧瑟。

甚至晚间,都需要穿棉服,保暖了。

秋风萧瑟,天地一片萧杀。

没有了夏日的绿色繁华。

别人家的地里,已经翻新了土地,种上了小麦,早的,小麦苗已经微微露头。

这一天,杨壮从地里回来,已经是傍晚,暮色迷蒙。

刚走到厂门口,忽然手机响起,是春霞打来的。

杨壮接了过来。

“喂,春霞。”

“嗯,杨壮,你给我来帮个忙,把沙河里的井拔上来。”

杨壮纳闷:“你家的地刚浇?”

春霞说:“可不呗,原先租我这块地的人,忽然不租了,说是种不了了。”

杨壮明白,有些租地的人,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像自己这样年轻租地的,不多。

上了岁数,干不动了,也就不租了。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收成不好的地,挣不了钱了。

微薄的收入,自然人们就不愿意再下力。

种地很苦!

杨壮回道:“好,我这就过去。”

“你知道我家的地吗?就在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